沈蓁蓁又连连点头,到时候,是得回去看看。
沈宴坐了没多会就走了,上次收走的绣品早就卖完了,他得去看看这次绣出多少来了。
赵氏是真高兴啊,虽然梁珩才成亲几个月,但是前面梁珩成亲太晚了啊,别的像梁珩这么大的,孩子都不知道多大了,何况梁珩还是老梁家的独苗,赵氏早就着急了。
“蓁儿,大夫说几个月了?”
沈蓁蓁后来自己也想算算日子,可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怀上的。只好按着大夫说的。
“两个多月了。”沈蓁蓁说着,低头看了看自己掩在衣衫下看不出来,但其实已经有了些微微凸起的肚子。
赵氏乐得合不拢嘴,还有八个月,她就能抱上孙子了。
梁珩回来的时候,赵氏正在厨房做饭,沈蓁蓁回房躺下了。她有了身孕后就比较嗜睡,赵氏担心沈蓁蓁在院中会受凉,便让沈蓁蓁回房躺下了。
梁珩听到厨房的动静,还以为是沈蓁蓁在做饭,慌忙进了厨房,就见是他娘正在炒菜。
“娘,您来了?”梁珩惊喜叫了一声。
正在炒菜的赵氏听到儿子的声音,抬起头来,就看到了门口的儿子。壮了些,也黑了不少。
“珩儿!”
毕竟是几个月没看到儿子了,说不想念是假的。梁珩见赵氏抹了抹眼泪,连忙走近赵氏。
梁珩轻轻搂了搂他娘,“娘,您别哭啊,您看,您现在连孙儿都有了,多好啊。”
梁珩一提到孩子,赵氏又高兴起来了。
“娘就是太高兴了。”赵氏抹了抹眼角,又连忙将梁珩推出厨房,如今梁珩和以往不一样了,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进厨房了,传出去别让人笑话了。
赵氏不知道的是,梁大县令已经做了快半个月的饭了。几乎全县百姓都知道了梁县令在家做饭的事。菜都买了,饭还能不做吗?
梁珩进房去看沈蓁蓁。
沈蓁蓁正熟睡着,梁珩轻轻走过去。沈蓁蓁盖着一床薄被。梁珩将沈蓁蓁露在外面的双手放进了被子。如今已经初秋了,天气渐渐凉了下来。
当天一家人吃了团圆饭。
沈蓁蓁有了身孕后就喜欢吃酸的,梁珩买了很多酸菜。赵氏炒的菜味道极好,沈蓁蓁吃了一碗后,还想再吃,赵氏却不让她吃了。
“这有了身孕啊,一顿要少吃一些,一天多吃两顿。晚上蓁蓁要是饿了,娘再给你做。”
长辈毕竟比他们有经验,沈蓁蓁也就依了赵氏的话,放下了碗。
粮食一收上来,百姓就要交粮税了,梁珩又很是忙了一阵子,不过如今他娘来了,梁珩也能放心下乡去了。
离县城最远的几个镇的百姓惊喜地知道了一个消息,今年的粮税,竟然不用自己挑进县城去了,衙门的人直接就在家门口收了。以前每逢交粮税,这些镇的百姓都要半夜就起来,全家出动,或挑或背着几百斤粮食,直走到下午才能到达县城,交一次粮下来,草鞋都要磨烂一双,更别提人累成什么样了。
这是个丰收季。除了个别,大多数百姓对官府提出的每亩多交一分税补官仓的空都没有异议。毕竟若不是当时梁县令开仓赈民,还无偿发了粮种,百姓的生活会是怎么样还不知道呢。但可以肯定的是,想像现在这么好,绝无可能。不知道梁县令他们是从何处得到的粮种,今年收成比往些丰收年都多了两分。交了粮税,剩下的粮食,一家人吃一年都吃不完。
这季的粮税依然和上一季一样,该收多少是多少,再也没有什么损耗粮。
粮食进了仓,生活有了保障,百姓也终于欢欣鼓舞了起来,断了三年的丰收庆祝会也举办了起来。一时间,全县百姓皆是喜气洋洋。
因为今年远镇的粮税是衙门驾车上村去收,人不够,还雇了些人帮忙拉粮,所以足足半月,才收完粮税。
今年的稻谷颗粒十分饱满,粒粒金黄色的谷粒看着十分喜人。
江宁周边的县,却因为受天旱的影响,收成比江宁差远了,这其中就包括了刘致靖所任的赤县。
刘致靖选择外放就是想来给百姓造福的,赤县的情况却并没有比他没来之前改善什么。虽说收成不大好但也饿不死人,刘致靖还是不由沮丧。
一得到梁珩所在的江宁县丰收后,刘致靖就想去讨讨经验的。但是一想到那件事,又犹豫了,最后还是没有亲自去江宁,只是写了一封信去请教经验。
而江宁刺绣在外面也卖得极火,沈宴便和沈蓁蓁商量着,给江宁刺绣取个名字。因为江宁属于淮南,便取名为淮绣。
而淮绣,迅速席卷了全国的刺绣市场。从来没有一种刺绣会如此细腻,色彩如此明艳,很快就成了贵门夫人小姐的新宠,都以能拥有一张淮绣手帕或一条抹额或一件衣裳为荣。一时间,各地沈家玉坊里,只要淮绣有货,很快就能被抢购一空。
沈宴琢磨着,这淮绣最重要的就是江宁特有的丝线和染坊,这两样要是流传出去了,别人可就很快就能绣出另一个淮绣啊。这可不行。沈宴便找到了那家丝线坊,花了重金收购了。
不得不说,沈宴经商的头脑绝对是个中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