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善便点了点头:“如此你明日也回府里,和你那媳妇说上一声。上次人家好歹托了你,怎么也该给人一个回话。还有你要出门游学这事,也告诉她一声,东西总要给你准备些。还有就是你不在家里,也让她安份些,别总是给你大嫂找麻烦。另外现在府里没个男丁在,有些事总不大方便,你回去也帮你大嫂跑一下外头的事。过了十五再回来就行。”
若是以前代善如此说,贾政心里不定怎样觉得自己父亲待自己一房过于苛刻。可是现在再听,他已经波澜不惊了:自己媳妇的确不是个让人省心的主,连自己这个做丈夫的都要算计,自己走之前自是要敲打一番。
贾政第二日就按着代善所言,回府里去与王氏交待自己将游学之事,而贾代善这里,也陆陆续续地开始出现了拜访的人。来的都是那些他在京营中的亲信,这些人不是平日里不得出营,直到年关将至,才得以休沐来拜见,就是原本听说代善之伤需要静养,也不敢前来打扰。
现在听说贾代善已经能进宫请安,都觉得他的伤已经养得差不多了,所以不管庄子离京甚远,一个个车马前来。代善对自己的这些下属,比起两个儿子来态度强出一条街去,与这些人也是相谈甚欢。
只是来的人中,也不全都是能让他高兴之人。王氏的父亲,也就是统制县伯王公之后,贾政的岳父。这位如今也不过是与代善相仿的年纪,只是因与上次代善负伤一事有些挂碍,却又查无实据。当今虽然不好处置,也早已用一个闲职轻轻挂了起来。
听他与代善说话的口风里,大有请代善代为周旋之意。代善也是心中冷笑,这位难道以为自己使的把戏,别人都看不明白不成?因此就以自己残躯,尚不好多走动为由,婉拒了事。
可是这位却似听不懂一样,当着其他来访之人道:“想我们贾王两家,一起从金陵从龙至今,一向相互扶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今相交也有近百年了。想想先人们当日,若非亲如兄弟,战场之上互为犄角,哪里有我后辈如此荣华。”
代善的眉头早已经皱了起来,看着他在那里忆往昔、思前事,自己想想道:“正是,前人相互扶持之情,让人感怀。”
大家都还等着他的下句,可是他已经转回头与别人说话去了。王公的脸先是作烧,接下来就有些发青。他刚才说了半日,这贾代善就一直如此避重就轻,如今又是如此不给自己脸面,让自己在众人面前下来得台,心里的火一阵紧似一阵。
轻咳一声,王公趁贾代善与人说话的间隙,再次出声:“亲家,上一次曾托令郎带话,我那不成气的老二,也已经在西北拼出了些资历,看能不能回京营来。实在是我那老妻每日里哭天抹泪,舍不得小儿子。”
这就与自己论起亲家来了,还提醒说妻子之事?代善心下冷笑,他就知道王氏定会将贾母被软禁之事传回家中,不过内里的情形她自己都不知道,王家又能知道什么?贾母身上的伤势在那里,并做不得假,这位想拿贾母之事要挟自己,还真是想多了。
于是他只是淡淡地看了王公一眼,道:“我那不成器的二小子,倒是与我提说了一句。我还笑他闲操心,想你王公也在京中,不过一个小小千户调动,你亲去兵部走一遭,还能办不下来不成?哈哈,也是他小孩没经过大事,这才把你的玩笑话当了真。”
王公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如此明明白白的拒绝,让他还有何面目再在这里与人谈笑风生。忽地站起来道:“见荣国公如今身子旺健,老朽也就放心了。家里孩子不争气,还得我这老头子为他们操持,也就不多打扰荣国公,告辞。”
对于他的突然告辞,贾代善并不觉得意外,让李要将人礼送出庄子,仍与其他人继续谈话。冯唐有些担心地道:“公爷,您好歹与王公也是儿女姻亲,如此让他没有颜面,说出去怕人觉得公爷不顾姻亲,于公爷名声有碍。”
代善摇头道:“不是我不给他王家面子,只是这位王公的胃口太大了些,我贾家怕是难满足他的要求。”见众人不解,将那王氏所言,对人讲了一遍。
不是他非得如此下王公的面子,而是王家的吃相太难看了些。这边他还没死,贾家也不是没人,就想着将自己家里的人脉收拢过去,那也得看贾代善愿意不愿意给才行。
一屋子都是代善的亲信,就算是今日贾代善只是单纯地看王公不顺眼,想给他一个教训,这些人都能叫一声好。何况还是王家先行不义在前,更是有性子急的,已经直接开骂王家。
代善笑着安抚道:“也不必生气。不过是他的要求,我不予理会也就完了。说来我那大小子,你们也都是见过的,开春也就回来了。到时侯我会让他去营里历练。只是他是要从大头兵做起的,你们不到生死之时,不许给他关照。”
本来大家见贾代善如今身子虽好许多,可是想着重新上马领兵,怕是还得些时日。这些他的亲信们,日日让那仇良压一头,心里多有不服。这也是他们此次前来拜见代善的目的。现在听说贾赦要去军中,少不得人人称个好字。
又有人提议,不必让贾赦从大头兵做起,只管让他代父守营。代善摇头道:“你们只听说他是我的儿子,自是对他多有亲近之意。却不知道他是被先母娇惯长大的,最是不能吃苦。可是为军为将的,若是没有些许血勇,没有此许豪气,又如何能让人心服?”
众人也就不再劝。他们想让贾赦代父守营,也不过是让他与仇良制衡。现在人家贾代善明确要把自己儿子做接班人培养,也就不能让他只顶一个少将军的空头衔。说来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
即是做了贾代善的亲信,与贾家也就连为一体,自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是贾家如原著那样,没有一个强力之人顶起门户,他们也就只能做为故旧帮衬一二,却是不能代替人家行贾家之事。可是现在贾家愿意培养自己的儿子,也就能保证贾家继续兴盛下去,对他们这些跟着贾家的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卫松问道:“听说前段时间国舅几次拜访国公爷,不知道可是难为国公爷了不曾?”
问的是不是国舅难为贾代善,可是内里谁不知道论起圣眷来,眼前这位国公要比那位只有国舅之名的承恩侯强出一条街去?不过是想知道太子对他们这些武勋之人,是个什么意图。毕竟以前太子行事,大家也都知晓一二,对勋贵出身的人,还真算不上多友好。
可见太子平日里行事,还真是好恶随心。不过这也是圣人原来对这位太过偏爱,让他不屑在人前做态带来的。说得好听些,是真性情,可是说得难听些,就是这位太子的情商,有些让人着急。
不过代善对自己亲近之人,也是有什么说什么:“说来太子也不过是让那些文人给蒙蔽了,只以为你我勋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还有些族人都打着各家的旗号,做些欺压良善之事。我已经与那国舅说过,会与诸位说说,多多约束些家中子弟还有族人。如此一来,太子定会对大家的观感有所改变。”
听的人都点头称是。他们也是常年不着家的主,孩子多是跟着自己的妻子或是母亲长大,内宅妇人,自是看着自己的孩子千好万好,就是做些招猫逗狗的事,也不肯骂上一声,只想着怎样给他把事摆平。
可是现在听说太子是因为这些才对他们不喜,少不得心下警醒起来。说起来他们如此拼命,还不就图的是个封妻荫子,家族长远富贵。现在孩子让太子觉得不成器,那可是下一任的帝王,那自己孩子将来的前程,可就不好说了。
“那起子文官,只知道嘴皮子上下一动,说三道四。怎么不想想要是没有咱们这些人守着边关,让那外族袭来,他们可还有机会与人论短长不成?”冯唐气愤地报怨起来。
代善无奈地摇了摇头:“如今已经不是开国之时。讲起治国之事,自然是文人占了优势。不过论起忠心来,不管是圣人还是太子,都知道还是武人更忠心些。只是也因咱们这样的人家,已经是自开国兴盛至今,人人都知道的缘故,所以不管做些什么,关注的人都比那些不过是出了一两代读书人的多。若是好事还罢了,可是偏各家都有几个顽劣的,生生给了人把柄。”
这话就大近情理了。不管在坐的哪一家,都不敢说子孙个个上进,没有行那不本份之事。所以大家的头就没有刚才抬得那么高。只是卫松有些不服气地嘟囔了一句:“咱们祖宗和着太祖爷打开下的时候,这些人还不知道都在哪里窝着呢,现在倒指点起老子们来了。”
代善脸就一沉:“你若是这样想,才正是给了人攻讦我们的借口。当年咱们祖宗随着太祖爷打天下,可是太祖他老人家已经高官显爵地赏过了。接下来的兴盛,也是一代代先人卖命换来了,岂是小辈们由着拿来炫耀的?有那个本事,让他们自己也封侯拜相去。”
卫松一下子被骂得哑口无言。别人倒是听出了些门道来,因道:“公爷放心,回头我就把我家里那向个不成器的东西都拉到营里去,到时和世子一起从大头兵做起,也让他们知道知道祖宗们当是创下基业不易。”
这就是明白人说出来的话了。贾代善赞许地点了点头:“如此才好。也不必拘于京营,若是兄弟都在一处,倒不好出头。若是谁家有意往西北、北疆送子弟磨练,我倒是还能说上一两句话。”
大家还能不知代善这一两句话,就等于是给自己儿子在军中铺出了一条平坦的晋升之路?纷纷点头应和不说,已经有人开始算计着家里送出几个子弟。
又听代善道:“还有你们的族人,也都约束一下。有多少事,本不是你们家里做的,可是人家一听姓卫姓冯,都把屎盆子扣在你们头上。若是御史参起来,你们也少不了一个治家不严或是管束不力。”
自己的儿孙都要送到军中吃苦去了,何况是那些快八杆子打不着关系的族人,更是不能让他们坏了自己的名声。于是年关前的京城,各勋贵之家忽然就整顿起各自的家人来。也有直接让本家给遣回乡下种地的,也有不法之事被本家查出来直接给送官的。你说顺天府已经封印了,没事,大牢不是没封吗,先把他们关起来,等开印再审也行。
一时之间,京城的风气都清明了好些。因为平素里那些天天斗鸡走狗,无事生非的主,无一例外地被自己从京营中休沐的长辈,用棍棒给教育了一回,此时别说太医院,就是街上有名些治外伤的大夫都不够用了,还有谁能出得了自家大门生事呢?!
太子也是从詹事府那里得到了勋贵人家整顿家事的消息,对此不过是一哂,可是当今却是从中看出了些名堂,对戴权道:“那个老家伙还是有一套。只是太子这个脾气,也亏得他不计较。”
戴权却是听出,当今话里虽然是对太子有所抱怨,可是并无什么恼意,也就凑趣道:“听说荣国公不过是给探望他的部下说了一嘴。谁知那些勋贵们见自己家的孩子都差不多,可不就有样学样整治一番。听说现在好些风月之地,都抱怨生意不好做了呢。”
当今就是一笑:“你管风月场做些什么。只是代善如此向太子示好,还得太子领情才行。那个张颉,可又去庄子上了?”
戴权摇头道:“奴才也不过是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听。国舅去没去庄子,只看国公爷给没给您上折子不就知道了。奴才倒是听了个笑话,说是国舅第三次去庄子上的时候,国公爷直接请他再不要去了。国舅还不解是怎么回事,国公爷直接说是他一去,自己就得上折子回禀,怪麻烦的。说得国舅爷那脸色变了又变呢。”
当今先是一乐,接着就故意板起脸来道:“他在庄子上,你在宫里,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戴权并不害怕:“圣人忘记了,不是您嘱咐奴才,国公爷那里还是得关照着点?”关照的内容是什么,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当今就是一顿,自己也失笑道:“还真是忘了。如此看来,代善也算是不欺暗室了。只盼太子能看到他的好处,也能知道朕将人指给他的一片苦心。”
戴权笑道:“怕是太子已经领悟了呢。现在就是圣人再让太子代批折子,太子不也是再三地问过了圣人的意思才动笔。就是二皇子几次有意给太子难堪,太子也都当不知道似地就过去了。”
想起太子重新与自己亲近,又事事以自己意见为重,不再当着外人与自己辩驳,当今也觉得今年这个年,比前几年过得痛快。不过想起二皇子,又恼上两分。原来因有一个太子“不听话”吸引了当今的大部分注意力,让他没有工夫理会余下儿子的小动作。可是现在太子一日比一日表现得更象一个孝顺儿子,别的儿子种种的挑衅,就让当今觉得分外碍眼了。
而二皇子,则是他现在最为恼火的一个。这个儿子比太子小了三岁,小时看着还好,谁知自从他生母封妃,而他入朝领了户部之后,就开始在自己外家的怂恿之下,想着与太子分庭抗礼。
也是当今那日让各皇子去各部出任七品官,一下子把二皇子的野心给暴露无遗:户部的人,就算是王尚书着意约束,可是还是不时地有人给太子使些小绊子,找些小麻烦。若说没有人在背后指使,那些人胆敢如此对待堂堂一国太子,当今说什么都不相信。
可是最令当今满意的则是,太子明知道那些人是有意针对自己,却全没了前几年的骄傲之气,对给自己找麻烦的人与事,他是能化解的化解,不能化解的直接请王尚书出面处理。却是一次也没有将那些人的行为告诉过当今。这让当今觉得太子真是历练有成,大有人君的气度。
偏偏在当今看来,太子已经是相当的隐忍了,可是二皇子的母妃,却还有意无意地在当今面前,说些二皇子被太子欺压或是太子行事不合规矩等等。就算是说得再隐晦,可是当今还能听不出来?于是在他觉得自己儿子让这个女人给教坏了的时候,二皇子的母妃,已经成功地由贤妃降为了无封号的嫔。理由十分现成:顶撞圣人。
“太子的东宫里头,人还是少了些。”觉得自己大儿子吃了没娘的亏,当今对戴权道:“还是再派些人去服侍他吧。”
戴权有些为难地看着当今道:“圣人,太子如今各品级的服侍人都已经满了。”谁让你觉得对谁好,就给谁赏女人呢,而太子往往还是得赏最多的一个。
可是当今却不觉得自己的决定有什么问题:“那些都是些不中用的,到现在太子才两个儿子、一个闺女。他将来是要做皇帝的人,自是要多多地开枝散叶,才能国祚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