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宝钗早就想对秋兰说了。只是一来秋兰是她自己开口要来的,刚到了自己身边不好开口,让人觉得自己得志便猖狂。再者平日秋兰只与她在库房里,或是去领饭,言语略张扬些也没人计较。
可是日后她的重点已经不再是库房,秋兰也少不得随着去别处,再如此就不成了。要知道秋兰是打上了她标签的人,秋兰说出的话,会被人当成是她自己想说又不好说的话,再这样口无遮拦下去,宝钗可不想为她买单。
别说宝钗冷情,已经让自己的亲生父母算计了一次,想让她为别人着想,也只有几世下来仍真诚不减的黛玉才有这个资格。而秋兰,还不配。若不是看她这些日子手脚还算麻利,学东西还算快的话,宝钗连今天这些话都懒得和她说。
如果原著里的宝钗碰到这样的人,或许会拿钱买个忠心,可是现在的宝钗不这样想——恩威并施才是收拢人的良方,只施恩的话,不光会养刁别人的胃口,还容易升米恩斗米仇。现在下马威已经给秋兰下过了,宝钗不介意再给她些甜头:
“你也知道,我现在得用的人只有你一个。在别人眼里,你我总是一体的。所以日后不管是做什么、说什么,你总得多想想再开口,可记住了?”
秋兰早就让那句“你我总是一体”给激动了,哪儿有不答应的道理:“女官放心,奴婢定不会给女官丢脸。”
宝钗嗯了一声,就让她打水上来洗漱。经了今日之事,这个秋兰应该会有所收敛,假以时日,也许能成为自己的助力。在这深宫之中,虽然不该轻易相信人,可是已经四面楚歌,让人不自觉地想让自己能有一个可以放松身心之处。而现在住的小院,就是宝钗希望的乐土,这里面的人,只有能让自己信任或震慑的人才能进入。
虽然淑妃说是第二日给宝钗放假,可是她在宫里即没有相好的姐妹,也没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她又不是有青云之志的原主,才没想过是不是去御花园与当今或是皇子们来个偶遇。于是无处可去的宝钗,又带着秋兰来到了姚嬷嬷的院子。
没办法,经了昨日的教训,秋兰正在向着忠心不二的好奴婢的路上前进,自然是主子走到哪里,她要跟到哪里。姚嬷嬷见了宝钗,平静的脸上也有些笑意:“听说娘娘给了你一天的假,就是在自己屋子里歇歇也好。”
宝钗摇头道:“想想除了嬷嬷这里,我竟是无处可去。自己在屋子里也不过就是发呆,还不如来和嬷嬷说说话。”
姚嬷嬷听她说得可怜,又有些好笑:“那怎么不到御花园走一走?正是花开的好时候,不去也是可惜。”
“还是算了。不管是见了哪位贵人都得行礼,还不如在我自己屋子里发呆的好。”宝钗表示自己就是个小人物,还是不要引人注目的好。
封女官的事儿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早就被宫里别的八卦取代,现在正是宝钗低调的好时候。姚嬷嬷见她能认清本心,也觉得淑妃识人不差。于是笑道:“这么长时间,也没见过女官的针线,正好今天无事,不如就让我看看?”
宝钗听了这话,正与自己家中嬷嬷们所言相合,就笑道:“这么长时间没动针,手都生了,嬷嬷可别笑我。”
就让秋兰回自己院子,把正做的一样针线取来。等秋兰一走,姚嬷嬷就问:“这个丫头可还得用?”
宝钗就点了点头:“手脚倒挺勤快,只是有时嘴还是快了些。昨天我已经教训过了。”
姚嬷嬷道:“你心里有数就好。在裳梨宫也就罢了,就算是有一两个别有用心的,娘娘也还能拿得住。可是出了裳梨宫就不一样了。”
这样的提醒就已经很贴心了,宝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给淑妃拨出了两个钉子的缘故,姚嬷嬷这一次对她态度明显比以前亲近。宝钗本就有心与姚嬷嬷交好,自然对这样的善意乐于接受。
等秋兰将东西拿过来的时候,两个人已经开始长篇大套地开始说起了宫里旧事了。秋兰见没有她什么事,也就出去与姚嬷嬷的小宫女们一起聊了起来。
从这日起,宝钗除了每日早晨服侍着淑妃梳妆外,又恢复了每日向姚嬷嬷学习的日子。这一次姚嬷嬷教导起宝钗来,就不再是原来那样遇事儿说事儿,而是将所有的事从头给宝钗讲解明白,让宝钗把来龙去脉都讲清楚。
宝钗因此知道了宫中的许多秘闻,更明白了当今与太上皇并不是表面上那样父慈子孝,皇后与当今也不是表面上那样鹣鲽情深。不过宝钗现在的活动范围也不过是在裳梨宫,所以上面的消息对她来说,也不过是存在心底罢了。
展眼酷夏已过,金风渐起,中秋将至。想起去年的此时,自己还在金陵与薛姨妈一起打点节礼,准备家里过节的东西,宝钗再是对家里人冷了心肠,可也忍不住怀念那些不用说句话都在肚子里转几圈的日子。
也不光是她,今年新入宫的小宫女们,都有些想家的样子,做起事来出的错也比原来的时候多了。宝钗内里到底还是个成熟的网站,自我调节能力强些,也嘱咐秋兰:“不管别人怎么样,你也给我打起精神来。越是别人容易出错的时候,你不出错,才能让人看重。”
秋兰倒是点头应了,只是她家就是京中的,心里还是免不了长草——本朝对宫女,比起前朝宽泛些,若是得了主子的意,也能与家里通个气。只是秋兰这里有些难办,说她是裳梨宫的人,可是她却只伺候宝钗这个女官,偏名字又在裳梨宫的册子上。
宝钗就算已经渐渐得了淑妃看重,可也不好为了自己身边的小宫女向淑妃求情:她自己还不知道能不能与家里通信呢。要说她心里也记着几个与薛家有往来的人名,只是一来她不大出裳梨宫,二来薛家生生地将她送进宫来,她也不觉得自己有主动与他们联系的必要。
谁知这日淑妃请安回来后,特意让人到姚嬷嬷院子里叫宝钗过去。宝钗还以为要开库房找东西,少不得对来唤她的凤仙道:“你且先回去与碧桃姑姑说,我取了钥匙就过去。”
凤仙道:“碧桃姐姐说,让女官直接去见娘娘。”
回想自己这几日的言行,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只是在这深宫里,不是你没做什么就没事儿的,宝钗的心里就有些打鼓——淑妃先是因了林家之故,再又为了她发现了两个别人的眼线,对她也算亲近。只是这亲近中含没含着提防,宝钗自己也是有感觉的。
“宝钗来了。”淑妃见了她,面上的笑倒还温和:“你进宫也有半年了吧?”
宝钗也笑道:“娘娘说的是,我们是二月初二进的宫。”
淑妃就“嗯”了一声,又问:“可想家不想?”
宝钗就加了小心:“若说是不想,那也是假的。只是能进宫服侍娘娘,又得了这么天大的脸面,自然是要报了娘娘的恩。再说奴婢家里也不是京中的,谁知道父母还在不在京里,还是回了金陵?就是想也无用。”
此话虽有奉承之嫌,可也大近情理。淑妃就点了点头:“你忘记了?就算是你父母不在京中,可是你还有亲戚是在京里呢。”
宝钗答话就越发小心起来,谁让她知道的两家亲戚,都是能拖人入水的:“不瞒娘娘,奴婢自小是在金陵长大的。说来虽然有亲戚在京里,却也只是去年来京备选的时候见了两面。若是我父母真托了人家照应,那也太信实了。人人家里都有一摊子事儿,亲戚们相互平安也就是照应了。”
最后一句话,引起了淑妃的共鸣,若诉若叹地说了一句:“相互平安。可不就是这个理儿。我倒不如你这个小人儿看得透。刚才在皇后娘娘那里,贾女史说起与你还是亲戚,想着中秋的时候,要与你聚上一聚,也算是姐妹团圆的意思。”
竞争对象?宝钗不由得眼睛就瞪得大了些。只是想着淑妃一向不喜欢自己宫里的人一惊一乍的,忙又收敛了起来,还是那个低眉顺目的样子。
可是一直注意着她表情的淑妃与碧桃,却没把她刹那间表情的变化放过,见她只是吃惊而不是惊喜,就对视了一眼。碧桃笑道:“还是你好福气,竟有姐妹在宫里当差,日后相互也有个照应。”
宝钗不由得苦笑,这是照应还是不死不休,还真是说不准。嘴上也只好先给两人提一下:“皇后娘娘身边的贾女史,奴婢也是听过的。只是从来未见过,也不知道真见了能认识不能认识。只是贾女史是如何知道奴婢也进宫的?”
淑妃就又看了碧桃一眼,才道:“这位贾女史出身荣国府,比别的女史自是不同。就是太上皇那里也是能请得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