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那时候力气比弟弟们大,主动跑去送风扇后奋力转动摇杆,一松手,就飞奔绕到风扇前,感受它是不是真能送风。
“这风比扇扇子大多了,跟刮西北风一样!”燕王转摇杆转得一脸的汗,凑到送风扇前这么一吹,舒服得简直挪不开脚。
老七很得意,不倒翁似的摇晃着开口:“风还可以更大,可是八局只有这么大的木板。九弟用着足够了,有了它,一定能很快入睡。”
五岁的九弟闻言开心极了,急不可耐地也把小脑袋伸到送风扇前,一不小心伸过头,“咚”地一声闷响,九弟直接被飞速转动的木板砸晕了。
燕王吓得抱起弟弟拼命摇了半天,好在九弟小脑袋还算结实,很快又醒过来,一脸茫然地问他发生什么事了。
老七一脸担忧地说:“阿夺,你刚刚吹风吹睡着了!”
九弟一听这话都惊呆了,昂起肉嘟嘟地小脸,错愕地问他:“见效如此之快?”
当时可把燕王给笑岔气了。
然而老七不懂哪里好笑,老九又还不太懂事,两个弟弟就站在送风扇旁,仰头茫然地看着他一个人大笑。
燕王很诧异自己还能记起那年的事情,想起当时老九一脸茫然的小肉脸,就又忍不住笑起来。
笑着笑着,忽然眼睛有些酸涩了。
老七离开的这八年,他跟老九玩闹时总觉得心里缺了一块。
如今老七回来了,老九却似乎疏离了许多。
他宁可弟弟们永远不要长大。
刘通的辞呈递交上去后,被徐阁老半路阻截了,当晚便私下约定与他会面详谈。
刘通很担心挨骂,毕竟他是徐阁老唯一能够经常接近燕王的心腹,想要撂挑子,很难。
早知如此,就不该走内阁递交辞呈,应该请韩皎想办法绕过徐阁老。
如今已经被徐阁老察觉了,避无可避,刘通乖乖上门吃了一顿软硬兼施的威胁,蔫蔫地回府。
就这么耽搁了几日,刘通心有不甘,又偷偷去了韩皎家拜访,想让他给自己出出注意。
“徐阁老竟敢阻截辞呈?”韩皎也惊呆了:“内阁其他阁员就这么任由他胡来吗?李阁老知不知道?”
刘通摇摇头:“我把辞呈交给吏部后,吏部定是有人密告了徐阁老,辞呈就被拦下了。”
韩皎思索许久,让刘通把辞呈留下,他打算自己想办法,通过内阁递交御案前。
然而,没等到韩皎动手,刘通竟然先等来了刑部提审。
原因是刘通的一个远房表弟,北镇抚司里一位小百户,半年前有一场诏狱囚犯意外身亡的案件,怀疑是刘通的表弟公报私仇,动用大刑,致其死亡。
刘通惊出一声冷汗,仔细一算,他这表弟哪怕犯了诛族的罪也牵连不着他,刑部为何要提审他?
入狱受审后,他才得知:刑部察觉刘通的远房表弟凭功劳和资历,远远够不上百户的职位,因此怀疑此人是走刘通的门路混上去的。
这是怀疑刘通公器私用,利用燕王徐阁老的权势提拔自家人。
这种事从前算不得大罪,因为朝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多少会给自家亲戚甚至同乡找些“捷径”,只要不到科场舞弊之类的程度,上头人一般不会追究。
可刑部莫名其妙拿这事与他为难,显然是背后有人想要他的命。
自从鞑靼突袭京师,朝廷查出弃城将领是走燕王党门路爬上去的,这种事在明面上,就变得罪无可恕了。
刘通措手不及,受审时吓得说不出话,回过神就叫喊着要求见燕王,然而审讯官员板着脸,压根不理他的撒泼。
第一天没有任何供词。
在提审牢房里睡了一夜,刘通没等来燕王的救助,却等来了好几位熟人。
其中包括韩皎。
“小白贤弟?你怎么也进来了?”刘通惊恐至极!
刑部这些人是疯了吗?不知道这是太子跟前的红人?
韩皎一进牢房就把刘通拉去角落,低声询问:“你有没有替那百户牵过线?老实告诉我。”
刘通气急道:“没有!没有!我冤枉!我那远房表弟是个武人,生性粗鲁,你知道我惯是瞧不上这样的人!”
韩皎稍稍松了口气,蹙眉思索应对之策。
今日一早,有刑部差役请韩皎去录口供。
原来,近期有密探暗中盯梢刘通,但凡与刘通有过来往的人,都会被提审。
担心自己的计谋还没开始,刘通就要丢了性命,韩皎一咬牙,故意用模棱两可的口供,把自己牵扯进来。
如果这一招是谢夺打出来的,任凭韩皎在外如何找门路,最后都无法救出刘通。
韩皎只能放手一搏,进来与刘通共进退,说不定还能让谢夺下手慢一点,也好等刘通的辞呈递交上去,免去杀身之祸。
作者有话要说:大boss给媳妇探监的心酸事迹终于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