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发电,无论是从安全性还是经济性上来说,都有着其他能源发电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其产生的巨大能量,足以推动人类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神光计划,最初只是两弹一星计划成功之后,中国作为惯性约束核聚变实验所取得一个实验代号。
但是成立不久的新中国无论是技术条件还是资金都不允许这个项目顺利进行,因此只是进行了相关的技术预研。
随着时间的流失,到了八十年代。因为魔女的出现,让很多原本现阶段不可能研发成功的超前科技,都因为魔力这种神奇能量的出现而露出了希望的光芒。
随着机械加工类魔女以及物质转换类魔女的先后觉醒,让中国高能物理专家们看到了可控核聚变装置的研发可能。
在最初的小规模实验当中,惯性约束核聚变装置研发异常的顺利。
再小型技术验证机实验之下,最初的实验可以说是非常的顺利,基本上这个装置可以直接烧开水发电了。
但是在进行技术实用化的阶段,专家们却遇到了没有想到的困难。
核聚变一旦开始,随着核聚变的持续反应,反应装置温度会急速上升。
在一般情况下,温度就代表着能量。一旦温度转化的能量超过了维持反应所需要的能量并且能够稳定,就代表着这个聚变装置是一个成功的核聚变装置。
温度如此之高的可控核聚变装置所生产的出来的能量被带走,需要大量的附属设备。而保护为装置灌输魔力的魔女,同样也需要相应的防护装置。
于是最终定型的可控核聚变发电装置。相比反应炉心要大出了无数倍。
为了节省技术难度。相关附属装备也需要魔力赋予的情况下。如此巨大的魔力消耗根本就是魔女所不能承受的。
在依靠魔女作为关键核心的情况下,一旦魔女力所不及,那么一切的实验进度都将停止。
第一次核聚变实用失败,无非就是转化装置太过于累赘。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改变它的发电方式呢?
和苏联专家的定期技术交流之后,一个无意见透露的等离子发电关键词,让相关专家心中一震。
核聚变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似乎也同样能够用来发电啊。
受此启发之下。再次设计的核聚变装置早就不属于什么惯性约束核聚变装置,反而是和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设计不谋而合。
经过最初的能量供给点燃核聚变之后,持续产生的能量生成的等离子体就能直接被转化为电能,然后用来维持和聚变装置的持续运转。
只要装置足够稳定,并且转化效率出色,那么这个和聚变装置就能直接回避惯性约束装置所产生的问题了。
然而,最初的技术验证也同样和惯性约束核聚变一样顺利,但是接下来实用化也遇到了无法避免的问题。
为了保证持续产生足够的能量产生,这个装置要做的足够的大。为了点燃这么巨大的装置,同样也需要更大的魔力。为了保护魔女。防护装置的大量安装同样也不可避免。
这不是陷入了同一个死胡同了吗?!
但是按照相关技术计算,这个装置只要点火成功。经过优化设计之后后续所需要的魔女魔力将会非常的少,在技术可行性上来说是非常可能的。
当这个不被专家们抱有期望,巨大无比的核聚变装置设计图被交上去审核作为技术储备的时候,国家居然出乎意料的对此高度重视,然后召集专家探讨了技术成功的可行性。
在虫兽肆虐的现代,大量能源物质与粮食储备都需要外部供给的现在。实现能量的供给之后又能顺便带来粮食的大量增长,国家是不可能会放过这个有可能解决目前困境的计划。
经过严肃的论证之后得出的结论,多数魔女同时灌入魔力的情况下,就算体积越巨大需要的魔力越多这个魔力定理,也同样可以被数量直接填平。
中国的魔女数量也仅仅是略少与美国仅次于第二的位置,只要去做没理由做不出来。
在国家物资与资金的倾斜下,一个巨大无比的超导磁场约束核聚变反应器就被成功的制作了出来。国家机器的调动下,一个又一个的魔女被送了过来,前来支持可控核聚变装置的开发。
然而在准备点火的时候,却又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
魔女的魔力并不是能偶保证持续稳定输出的,而且魔女的持续供应能力有强有弱,有时候就算魔女的魔力还有余量,也不得迁就魔力量低的魔女。
就像是木桶理论一般,木桶装水量决定总量的并不是最长的木条,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条。
于是原本预计两百个魔女就能完成的实验,按照这个方法计算大概要翻个四倍以上,整个中国都没有这么多的魔女啊!
难道这个因为魔女出现而展现出希望的实验,最终却会因为魔女的数量而终止吗?
可是相关的转化技术很多早已在国家的调动下攻关完毕,就等着足够的电量进行大量生产了啊!
难道浪费了这么多资金物资与时间,最终只换来黄粱美梦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