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汉青的话引起在场所有人的深思,其中有两个人最为支持赵汉青的想法,也就是刚才为赵汉青的讲话而鼓掌的俩人,那就在坐在赵汉青左边的王赓和何应钦。
王赓之所以赞同赵汉青的想法,是因为他留学美国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统一自强的国家是如何强大起来的,他深知此时华夏的局势太过混乱,华夏要想崛起需要一个安静的外部环境,这是他赞同赵汉青统一华夏主张的原因。
只有赵汉青通过武力统一华夏的行为,王赓也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他也知道华夏各大军阀之间难以会有利益妥协,唯有战败他们,才会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听话,至于战争当中受苦的百姓,那也只能说是胜利需要付出的代价,但是获得回报是拯救以后成千上万的华夏民众。
这是王赓的真实想法,在内心了王赓自认为自己还是很赞同赵汉青的理念的,只不过他此时身为孙传芳身边的jūn_duì 高官,他无法放下此时的地位加入国防军的阵营,但是他却很看好国防军的未来。
何应钦赞同赵汉青的理念是因为这和革命党的理念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革命党也希望统一华夏,也不在乎是否使用武力,也深知此时华夏的最需要的是什么,也聚集这一大片希望为国崛起奉献力量的热血青年。
其实何止是他们,就连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这些人也都符合这些条件,说实话,这时候的赵汉青、吴佩孚、孙传芳等人都没什么区别,本质上都是军阀,都认为自己才是正义的一方,会得到最后的胜利,都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所以和谈最终才会失败。
1926年5月10日,华夏各地军阀势力在开封的第一次和谈以失败而告终,各地军阀代表纷纷离开开封,返回各自驻地,而伴随着和谈的失败,各地军阀的jūn_duì 调动更加的频繁,一时间华夏的上空再次被战争的乌云笼罩。
12日,赵汉青再次在开封誓师出兵,亲帅东征二路军征讨北京的吴佩孚进攻他的老巢直隶(现今的河北境内),由此掀开了赵汉青统一华夏的新征程。
于此同时已经在武汉完成整修的蒋百里、高大力和陆涛三人率领的东征一路军,也收到了赵汉青的命令出兵征讨孙传芳进攻江西。
另外还有此时在广西休整的魏和尚率、佟麟阁和李宗仁领的东征三路军也收到赵汉青发来的指令,命他们自广西出兵征讨孙传芳进攻湖南,同时派部队注意防备广东革命党jūn_duì 的动向。
至于赵汉青没什么没有命令魏和尚他们的三路军进攻广东的革命党,是因为赵汉青在后世知道此时革命党的jūn_duì 是不能小觑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不想让魏和尚败在革命手中,打算等解决完吴佩孚和孙传芳后,再腾出手来收拾南边的革命党和东北的张作霖。
历史上革命党的部队可是在广东出兵,发动北伐之战,仅仅历时不到两年就是完全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两大军阀势力,差点真正的统一了华夏,要不是日本的突然派兵插手,历史上的革命党还真可能真正的统一华夏。
而且熟知后世历史的赵汉青知道历史上革命党在消灭了孙传芳和吴佩孚进军到山东境界的时候,就遭到了日本方面的干涉,日本的意思是让革命党止步于长江一带,不想让革命党继续北伐统一华夏,革命党当然不同意了。
于是日本就借机出兵山东,日本方面借口革命军对城内的日本侨民进行抢劫、qiáng_jiān 、屠杀,而出动jūn_duì 展开报复,蓄意屠杀华夏jūn_rén 与民众六千余人的事件。其中,革命军战地政务委员会派遣到济南的外交处处长兼外交部特派山东交涉员蔡公时及署内职员17人被日军虐杀,这就是历史有名的“济南惨案”。
惨案发生后,日方否认日军屠杀中国军民,并要求革命军道歉、赔偿、惩凶,并随后攻占济南。直至一年之后,革命党才与日本政府签订《中日济案协定》之后,日军才退出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