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晰得了铅笔的制作法子, 说服不了李恩白合作便回了刘府和小叔商量, 还带走了一支李恩白备用的铅笔。
“小叔,你说这事儿咱家能行吗?”刘明晰有几分担忧。
刘家的背景很特殊,他们家是兴隆镇人确实没错,但那都不知道是往上数几辈的事儿了, 到刘明晰的爷爷那一辈, 他家的生意就已经到了京城,但因为是外来户, 再加上没有足够硬的后台,一直也就是平平淡淡,日子过的去而已。
真正有了起色是在刘春山和刘春城两人都考上秀才之后, 刘春山决定接手家里的生意,很快就娶了淄博崔氏的庶女。虽然是庶女,但崔氏的父亲是礼部尚书,同胞兄长是翰林院学士, 深受天子的信任, 因而求娶崔氏女之人多如牛毛。
刘春山能从一众世家官宦子弟之中脱颖而出, 不过是占了一个巧字, 刘春山在外进货的路途中曾经遇到过回乡祭祖的崔氏小姐,二是刘春城是当年的探花, 让刘家在京城里也风光了一把。
随后刘春城入翰林院, 和太子结识,五年前因身体原因返乡养病,而同年, 刘家就成了皇商。
刘明晰不清楚小叔和太子是怎么回事,但他敢肯定,刘家能当上皇商,一定和小叔返乡有关,回到兴隆镇之后,他小叔几乎是足不出户,每天都像是立即要羽化登仙一般,着实让人担忧。
幸好现在小叔看上去有生机多了,刘明晰也是因为这个才对李恩白推心置腹,心怀感恩,小时候他父亲经常出远门,母亲因不喜后院繁杂的小妾,干脆跟着父亲一起进货。都是小叔带着他生活,对他来说,小叔和他父亲也并没有什么区别。
直到他十三岁,父母才忽然发觉他长大了一般,慢慢在府里留的时间长了,还定下了一门亲事,浏阳张氏旁支的女儿,可惜亲事不但没结成,还让几家反目成仇,淄博崔氏和浏阳张氏也就成了剑拔弩张的对手。
他一直知道,在世家大族的交锋之中,刘家一个小小的商户,哪怕挂上皇字,也不被看在眼中,一步踏错便是家破人亡的下场,他一直都格外小心。
刘春城拿着铅笔在纸上写着字,“临风是怎么说的,你说与我听听。”
“他只是说现在他不合适,让拿给小叔你,别的没说,哦,还说要咱们雇佣槐木村的人来制作,因为上手快。”刘明晰尽量不遗漏重点的重复了一遍。
“现在不合适...”刘春城琢磨了一下,笑了,再看看还傻乎乎的大侄子,暗自摇头,这孩子还是阅历不够。
“行了,我知道了。”刘春城重新抽出一张纸来,用铅笔写了一封信,印上私印,“你把方子留下,这几日先不要声张,等我的消息。”
刘明晰答应了,放下铅笔方子,一颗心也放回肚子里,和小叔闲聊了几句,转头就跑回李家去了,关于耕种机的事儿他还没提,比起小小的一只铅笔,真正棘手的还没有被研究明白。
放下一桩心事,刘明晰在李家的日子过的很舒服,虽说床不够大,但铺上三层褥子之后也睡的舒服,白天不用很早起床,只需要天亮之后再起即可,刘崇会帮着李家劈柴,他就和云梨一起教人学字。
云梨认得字还是不够多,最近李恩白又没有时间教他,刘明晰适时出现就受到了来学字的小哥儿们的热烈欢迎。看着有大有小的一群小哥儿凑在一起,像是嗷嗷待哺的小鸡一样渴望的等他教字,刘明晰心里的成就感满满的。
尤其是青哥儿一反平时凶巴巴的模样,特别恭敬的向他讨教哪个字该怎么读怎么写的时候,他觉得心情都飞扬了不少,一时兴起还吟诗几首,获得了一片掌声。
“刘公子,你念的是啥意思啊?”有大胆的小哥儿问。
刘明晰就将诗的意思讲一遍,又获得了一片星星眼,他在这一瞬间明白了教书育人的快乐,当他听见有人能完整的背诵下这首诗的时候,这种感觉达到了顶峰,有一瞬间他觉得这样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才是真的幸福。
直到刘府的下人来李家找他,“少爷,老爷让人送信说马上回府,二老爷让您赶紧回家。”
刘明晰那副夫子的气派荡然无存,吓的踉跄了几步,“我爹要回来了?”
“夫人也回来了。”下人补充道。
“我娘也跟着回来了?完了完了...刘崇!”刘明晰赶紧钻进西屋收拾东西,“刘崇,快,咱们赶紧回府!”
刘崇也听到那人说的了,“刘周,二老爷说了老爷他们什么时候到了吗?”
刘周摇头,“没说,就说让大少爷赶紧回家,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