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之间的气氛好似一根绷紧的弦, 随时都可能断裂。就在众人噤若寒蝉之时, 晏未岚抿了一口桃花酒, 只觉酒味甘甜,口齿留香,又往杯中添了一些,越过虞策,把酒杯推至虞笙跟前。虞策:???被虞策挡着,虞笙看不到晏未岚的脸,只能看到他白皙如葱,骨节分明的手指抵在酒杯边缘,他莫名地想起这双手在身体上游走的感觉,脸腾地烧了起来。他拿起酒杯,就着晏未岚刚刚品酒的地方,喝了一口桃花酿。好甜啊,他以前怎么没发现桃花酿这么好喝。虞策戏虐地看着虞笙。这酒每人桌上都有,晏未岚送酒,虞笙喝酒,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上头帝后都快吵起来了,这两人居然还在下面借酒传情,胆子真是够大的。这时,李栾开口充当帝后夫夫的和事佬,笑道:皇后,这七夕赠花灯,只限于情人夫妻之间,您将皇兄赐您的花灯送给秦王,似不太妥。李栾对林后颇为敬重,可他毕竟姓李,还是要站在皇帝这头的。德妃忙附和道:舒王说的极是,臣妾也知道皇后爱子心切,不如让人再做一个同样的花灯送给秦王,您看如何?德妃说完,众嫔妃都七嘴八舌地劝了起来。皇帝是老大,大家会站在他那边也在情理之中。虞笙看不下去,正要站出来为林后说话,却被晏未岚抢先了一步。方才舒王说七夕赠灯之举只会在情人夫妻之间。臣有疑惑,此说从何而来?晏未岚不说话的时候,美貌已让人不能忽视,一旦开了口,就好似夏夜盛开的昙花,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他身上,只有坐在他对面的三公主看他的眼神含羞带怯,想看,又不敢同旁人一样大大方方地看。晏未岚的语气还算客气,可虞笙却察觉到了某种不一样的东西。说起来,晏未岚和李栾自从第一次见面,就不太对付,晏未岚还特意叮嘱过他离李栾远一点。夜宴上,晏未岚是唯一一个对帝后之事毫无兴趣的人,现在忽然发言,是为了站队,还是纯粹是想和李栾作对?李栾语气中带着讥诮:晏大人难道不知七夕的典故?这牛郎织女的故事,还需要本王讲给你听?晏未岚轻笑了一声,织女下凡,违背天条,与身为凡人的牛郎结为夫妇,并育有一子。此事被天庭所知,惹得王母震怒,派遣天兵天将将织女捉拿回九重天,导致牛郎一家妻离子散。虞笙灵光一闪,突然明白了晏未岚想说什么,接着他的话继续说:后来王母念两人是真心相爱,允许他们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也不知牛郎会不会带着他们的孩子一起去。虞策跟着加入了晏未岚的阵营,七夕除了是情人相聚之日,更是一家团圆之时。这做父亲的,送儿子花灯,自然也说的过去。李栾见虞笙和晏未岚一唱一和地和自己唱反调,不禁冷笑道:七夕情人之间互赠花灯的风俗在我朝流传已久,你们分明是在强词夺理。宋泛少年心性,也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晏,虞两位大人说的挺有道理。赠花灯不过是为了向对方表明爱意,难道父亲对儿子的爱就不是爱了么?坐在宋泛旁边的乃是徐家的哥儿,他见宋泛屡次出风头已是不满。而且他心里头很清楚,皇后虽然是秦王的生父,可秦王的王妃会是谁,最后还是要看皇帝的意思。宋公子此言差矣,他反驳道,规矩摆在那里,我也从来没听说七夕节有父亲送儿子花灯的。晏未岚面无表情地扫了徐家哥儿一眼,你现在听说了。徐家哥儿被晏未岚堵得说不出话来,红着一张脸,连忙用喝茶掩饰自己的失态。有了宋,徐两个哥儿开头,其他几个姑娘也纷纷表态。坐在最上头的两个人,却迟迟没有发话。林后看着无甚反应,脸却微微发白,握着酒杯的手青筋可见。皇帝离他最近,见他皱着眉,似有作呕之意,不由地探出手,林清玦,你林后一手放在自己小腹上,低声喝道:别碰我。皇帝手上一顿,甩袖欲走,又听见李湛唤道:父皇。皇帝闭了闭眼睛,良久,道:湛儿,既然你父后要送你,你便收下罢。李湛松了口气,多谢父皇,多谢父后。李栾虽有些不甘,但皇帝都发了话,他也不能再多说什么。虞笙不禁有些同情李湛。两个父亲的关系这么僵,他的童年肯定不怎么美好,难怪性格一点都不活泼。虞笙想起了自己的父母,虞孟青和姜画梅虽然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可他知道,他们心里还是有彼此的。虞孟青再如何宠妾,对正妻还是有最基本的尊重,和帝后一比,他们简直就是模范夫妻。无论如何,这场由花灯引起的风波总算平静了下来至少暂时如此。宫女陆续开始上菜,林后说的没错,七夕夜宴上的美食堪称一年之最,每样菜品都透着奢华和精致,为了照顾不同人的口味,酸甜苦辣咸每种味道的菜品都有数道,虞笙吃得不亦乐乎,就是觉得分量太少了,一个盘子就装了两块红烧肉,还不够给他塞牙缝的。禾公公把花灯交予李湛,德妃笑道:今个儿宫里来了这么多姑娘哥儿,还真是难得,不如大伙儿一起热闹热闹?皇帝强打起精神,揉着眉心道:爱妃有什么建议?德妃说出一早准备好的台词:臣妾听说潘四姑娘弹得一手好琵琶,连宫中的歌姬都自叹不如,也不知潘四姑娘愿不愿意在此良辰美景在皇上皇后面前奏上一曲,就当是助助兴?潘四姑娘起身行礼,大大方方道:能为皇上皇后献曲,是臣女的荣幸。德妃看向皇帝,皇上,您看皇帝道:爱妃做主即可。就连智商不够用的虞笙都能看出这是皇帝和德妃一早串通好的戏码。潘四姑娘弹完琵琶后,柳三姑娘又跳起舞来。虞笙暗暗打量着虞策的神情,只见他聚精会神地看着几位姑娘表演,脸上除了欣赏看不出别的。这心态,就连自诩乐天派的虞笙都自叹不如。如果现在是在为晏未岚选夫人,他早就暴走了。几位姑娘表演完后,轮到了三个哥儿。宁王家的公子作了一首诗,宋泛舞了一段剑,徐家哥儿则邀请李湛同他对对子。李湛毫不留情地说:本王不善此道,徐公子还是找别人罢。被拒绝的徐家哥儿有几分窘迫。虞策挺身而出,好心为他解围,微微一笑,端的是风流潇洒,文采斐然,徐公子若不嫌弃,我愿与你一对。徐家哥儿柔柔地笑着:虞大人是京中鼎鼎有名的大才子,在下才疏学浅,哪敢和虞大人一试高下。无妨,虞策含笑道,我会让着你。徐家哥儿只好道:那就请虞大人手下留情了。李湛:虞策走到中间和徐家哥儿作对,虞笙和晏未岚之间总算没了电灯泡。虞笙侧过头偷偷看了晏未岚一眼,后者也正好在看他,虞笙在桌子底下伸出手,无声地叫了他一声:未岚。晏未岚低头浅笑,似出水芙蓉一般美好动人,握住虞笙的手,打开他的手心,在上面写道:我在。他这个笑容,被对面的三公主捕捉到,竟让这位见多识广的公主一时看出了神。德妃轻轻扯了扯女儿的衣角,淳儿?三公主心虚地收回目光,母妃。德妃用只有她们二人能听到的声音说:这虞大人和晏大人,你觉得怎么样?他们可是你父皇最欣赏的两个未婚臣子,这次你父皇邀他们赴宴,就是想让你亲自看看。三公主知道德妃为什么这么问,害羞地低下了头,这二人既然是父皇看中的青年才俊,自然都是极好的。那你更喜欢哪个啊?见三公主红着脸不肯回答,德妃笑眯眯道:也不急,你现在不说,回头再告诉母妃也不迟。两人说话间,徐家哥儿和虞策那头也结束了,两人对得不相上下,虞策手下留了不少情,没让徐家哥儿输得太过难看。候选人全都展示完才艺后,德妃玩笑般地问李湛:秦王,潘四姑娘的曲儿,您可喜欢?都这么问了,李湛自然不能让人家姑娘下不了台,喜欢。那柳三姑娘的舞呢?也好。德妃想了想,道:不如这样,您最喜欢哪个,就把这花灯赠与那人,如何?第64章此话一出, 王妃候选人全都正襟危坐,或矜持或眼巴巴地看向李湛。谁都清楚, 这花灯落在谁手上,谁就会是秦王妃,未来的太子妃,甚至是皇后。李湛看着放在自己面前的花灯, 面色沉静, 几位姑娘和公子各具特色, 难分高下。德妃道:秦王只需按照你的偏好选择便是。皇帝也道:湛儿,选罢。李湛看向林后, 见其没有替自己解围的意思,自知今日是难逃一劫。虞笙为李湛捏了把汗, 倒是虞策悠然自得地喝着酒,一副看好戏的表情。德妃催促了一声:秦王?李湛眉目微敛,娘娘若一定要给诸位姑娘公子选出个头名来, 不如您自己来选罢。德妃怔愣住, 这虞笙差点没忍住笑出声。这李湛虽然长得和皇帝有几分相似,但他骨子里还是更像林后,一样的不愿轻易服输。皇帝被这两父子弄得有些头疼, 湛儿, 别闹。今夜给李湛选妃的事情林后也是同意的,林后不欲逼儿子太紧,强忍着身子的不适,道:湛儿若不想送, 便罢了。皇帝不悦道:皇后还要替他拖多久。林后反唇相讥:皇上又为何一定要强人所难。李湛最不愿意见到的就是两位父亲因为他矛盾激化。父皇,父后,他站起身道,如若这盏花灯非送不可他的目光从候选人的脸上一一掠过,来到男子的那一列,从李栾到晏未岚,从晏未岚到虞策,最后来到虞策身上。虞笙长大嘴巴,好像要生吞一个鸡蛋似的李湛不会是要虞大人方才的那句池上芙蕖净少情,本王很是喜欢,这盏灯,就赠与虞大人罢。李湛话是对着虞策说的,但他的目光却是落在虞策面前的酒盏上。虞策握着酒盏的手一个握稳,酒险些洒了出来。皇帝挑了挑眉,林后在短暂的惊讶后带着探究意味地看向虞策。虞笙觉得对面一排人的表情实在有些辣眼睛,只好埋下头,假装他什么都看不到。一时间,没有人再说什么,李湛便拿起花灯,走至虞策面前,垂眸道:虞大人。虞策眼中映着散发着幽光的花灯,只觉得周遭其他人和物都消失了,天地之间唯余他面前的这盏灯,这个人。鬼使神差的,伸出手,就要从李湛手中接过花灯,一声轻咳把他从恍惚中拉了回来。虞策心中自嘲一笑,自己在做什么春秋大梦呢。他摆好表情,站起身,朝着李湛拱手行礼,王爷谬赞。然,这七夕花灯送子还能说得过去,这送友,就实在没有道理了。李湛看着他,一字一句道:虞策。虞策只当没听见,笑道:王爷喜欢臣的对子,可没有徐公子的上联我也想不到这下联。依臣看,这花灯,还是送给徐公子罢。突然被提到姓名的徐家哥儿惊大于喜,他看看李湛,又看看虞策,显得茫然且不知所措。晏未岚轻笑一声,道:王爷和徐公子想必今夜才初次见面,连友都谈不上,让王爷送徐公子花灯,岂不是更没道理?这剧情还真是扑朔迷离,作为吃瓜群众,虞笙有些看不懂了。李湛不接受皇帝的逼婚,虞策又要把他推出去,但晏未岚是站在李湛那边的。那自己怎么办,要不要也趁机站个队?虞策笑意微退,淡淡道:在民间,只要七夕之夜遇见了心仪之人,无论是否初次见面,都可赠送花灯聊表心意。够了。李湛似有几分心灰意冷,既然虞大人希望本王怎么做,本王照做便是。来人,将花灯送给徐公子。徐家哥儿诚惶诚恐地接过花灯,谢、谢王爷。花灯从皇帝手中,到了林后那,又成了李湛的,被虞策拒绝后送到了徐家哥儿那里,到此,这场由花灯引发的闹剧总算是结束了。一群人各怀心思,虞笙有些食不知味,皇帝和林后的表情也不怎么好看。尤其是林后,脸色苍白,眉头紧锁,几乎没怎么动筷子,只有上辣菜时,他才稍微吃上那么一两口。德妃心里暗暗叫苦,她所做的一切都是遵从皇帝的吩咐,没想到却把秦王给得罪了。原本这活儿应该落在皇后头上,可皇后的性zǐ_gōng 里人都知道,让他在这种场合主持局面根本不可能。因此大家私下里都说,林后根本不像个哥儿。她叹了一口气,看向坐在旁边的三公主,只见后者正盯着对面的晏大人瞧个不停,巴掌大的小脸染上了粉晕,问:看样子,你心里是有计较了?三公主娇嗔道:母妃这有什么可害羞的。德妃乐呵呵道,叫来一旁的宫女,道:去给皇上传个话。宴席进行到一半,气氛已是十分压抑,虞笙巴不得快点结束,好让他和晏未岚过二人世界。现在两个人离得这么近,明明只有一个虞策的距离,却一句话都不能说,想要交换一个眼神都得找机会,真是要憋死他了。本以为这七夕夜宴就要在压抑中结束,一个太监送来的军情急报又让气氛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皇帝一目十行地看完,猛地合上奏本,眉目瞬间舒展开来。李湛试探地唤了一声:父皇,可是南边皇帝轻舒一口气,宋晟已将金陵城拿下。在场之人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皆面露喜色,宋泛更是欣喜若狂,几乎要跳起来。金陵城久攻不下,渊军和天命团已僵持了数月,总算传来了捷报,就连沉着一张脸的李湛眼中也有了几份喜意。唯独晏未岚没什么反应,好似早就料到了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