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就把程琳调回来试试!”最后赵祯终于点头道,如果是别人推荐程琳,他可能还会怀疑对方是不是收了程琳的贿赂,不过他却从不怀疑李璋,毕竟两人从小一起长大,这点信任还是有的,更何况李璋对功名利禄并不怎么感兴趣,到现在也没担任什么要职,只是在医学院任职,如果他愿意的话,赵祯早就让他进政事堂了。
确定了接替王曾的人选,赵祯和李璋又商讨了一下最近整顿吏治的事,范仲淹的能力在吏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现在考课的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了,甚至处理了一批极为恶劣的官员,现在已经开始对一些官职的职权进行彻底的划分,必要时可以裁撤一部分的官职。
大宋的一大弊病就是冗官,也就是一职多官,导致权力极其分散,官员的队伍庞大,再加上科举频繁,每次录取的人数又那么多,这也导致官员越来越多,哪怕用了一职多官的办法,但还是导致许多人考中进士后,多年得不到分配官职。
对于上面的这种情况,也必须得以改变,毕竟官员太多导致效率低下,而且大宋官员的俸禄又比较高,导致大量的财富消耗在官员身上,这已经是一个极其沉重的问题。
幸好在打下燕云十六州后,那里的州府需要大量的官员,这本来是个分流官员的好机会,但很多官员担心燕云刚打下来不稳定,又怕到了那里吃苦,所以很多官员都不愿意去燕云十六州。
大宋的官员拥有很大的自由度,上头分配的官职如果他们不满意的话,甚至可以拒绝上任,哪怕皇帝的圣旨下来,他们也可以拒绝,比如后来的王安石就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出仕,而且每拒绝一次,他的名气就会大上几分,这在封建王朝也是十分少见的。
不过现在却不同了,朝廷对官员的委派将是强制性的,如果不愿意的话,朝廷可以收回官员的官身,这对于任何官员都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官员也不得不去了任上。
当然也有人担心这些官员带着不情愿的心情上任,到了任上也会消极怠工,不过现在有了考课制,如果这些官员不合格,日后也会被夺回官籍,毕竟大宋的官员那么多,也许核心官员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人,但中下层的官职还真不怕无人可用。
随着燕云十六州分流了大批的官员,总算是暂时缓解了冗官的问题,不过冗官的源头还是科举,一来科举太过频繁,光赵祯登基这十几年来,就举行了七八次,平均下来几乎每两年就举行一次,而且每次的录取的人数动辄上百,加在一起就录取了上千人。
区区十几年就录取了上千名官员,可人的寿命还是很长的,特别是官员的寿命一般都比普通百姓长,所以大宋官场上的主力还是之前赵恒时期录取的官员,而赵恒在位二十五年,录取的官员更是数以千计。
在这种情况下,对科举的改制也就提上了日程,因为如果再像现在这样不加限制的录取进士,迟早大宋的官场还会充满无所事事的官员,到时大宋虽然还可以像现在这样向外扩张,但老祖宗告诫过我们,好战必亡,战争在任何时代都只能作为最后一个选项。
“表哥,昨天范仲淹他们上了‘精贡举’的奏折,建议将进士科只注重诗赋改为重策论,把明经科只要求死背儒家经书的词句改为要求阐述经书的意义和道理,而且还要在州县设立公学,让学子们必须在公学中学习一段时间才能应举,从而增加科举的难度,减少录取的人数,但我总感觉这个办法治标不治本。”赵祯最后再次皱着眉头道。
科举关系到国家的人才选拔,这是大宋统治的根本之一,所以赵祯也十分重视,对于昨天范仲淹等人的建议,他也没有立刻回复,而是准备仔细的权衡一番再做打算。
“这个办法的确治标不治本,就算改了科举的内容,增加科举的难度,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大宋的人口也在增长之中,以后参加科举的人也会更多,所以迟早还会变成现在的样子。”李璋说到最后也皱起眉头,其实结合后世的情况,他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只是却不知道是否适合大宋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