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该如何做按照张可望的要求率部回援成都,并为张可望鞍前马后打江山张定国心里十分不是滋味。虽然他承认在义父的心里义兄始终比自己的地位高一层,可义父如今已经死了啊。究竟谁继承义父的遗产其实还是存在争议的。就看张定国想不想去争了。老实说作为一个男人,好胜心是肯定有的。张定国的眼界和格局甚至比张献忠还要大,并不仅限于巴蜀一隅之地。如果张可望还是打算走义父的老路的话,张定国是一定会站出来说道说道的。但若是张可望也是志在天下,恐怕张定国就不会冒着大西军四分五裂的风险去和张可望争了。犹豫了良久张定国还是写就了一封回信,承认了张可望的地位并表示自己会立即向成都撤退。对于张可望的部署张定国还是认为没什么问题的。如今清军来势凶猛,与之在野外硬拼确实不是一个良策。不是说大西军在野外就打不赢,而是没有这个必要去打。打仗又不是村头械斗,需要考虑的并不仅仅是意气之争,而是通盘大局。四川是大西军经营了数年的老巢,清军却是孤军深入。采取守势对大西军来说明显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张定国命人将回信送走后立即召集诸部将宣布了这一决定。他领的都是嫡系亲兵,对于他的命令自然严格服从。一番调度后,大西军便开始鸣金收兵。城头上的洪承畴见状面色稍缓,如果继续打下去清军势必会损失惨重。他带来的兵卒人数有限,每一个都很珍贵,故而经不起折腾。西军退兵对清军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消息。原本洪承畴是准备立即向成都行军的。可经历过这么一场大战显然需要做一番休整。还有伤员需要照料处理,总不可能把他们扔在这里任由自生自灭。张定国退兵之后选择绕道向成都进发。魏城对于成都的意义相当于门户。但这只是某种程度上的。通往成都的其他路当然也有,只不过需要绕远。恰巧张定国就知道一条小道,如果从这里行军只会比走魏城的大道稍稍慢一些。张定国为了赶时间下令全军急行军,只在晚上休息两个时辰。如此高强度的行军可以弥补距离上的差距。士兵们都知道此刻乃是生死存亡之际,自然没有人抱怨。只是这条小道要经过一些土司的辖地,而大西军和当地土司的关系一直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很差。这当然是有原因的。大西军当初进入四川后一路抢掠,侵犯了不少土司的利益,这使得这些土司对大西军十分仇视,认为这些人就是强盗贼寇。土司是什么那可是世袭罔替的存在。即便王朝更替,坐龙庭的换了姓,土司家照样世袭。这种人只有他占别人便宜的时候,哪有别人占他便宜的道理。偏偏大西军或者说张献忠没有意识到这点,这便和四川当地的诸多土司结怨。这也是大西军无法彻底控制四川的一个原因。以他们当时的势头,若是仅靠曾英等老川军是不可能抵挡的住的。正是因为土司的激烈抵抗,张献忠不得不分兵分神去镇压,才给了明军重新夺取川东的机会。换句话说,如果当初张献忠对土司们怀柔一些积极拉拢,现在四川怕真是只有大西军一股势力了。当然现在说这些没有任何的意义。张定国要面对的就是如此一个乱局。土司们对大西军十分仇视。现在他们好不容易逮住机会,怎会不拼命报复如果是正面对决也就罢了。两军对垒张定国有信心一举击溃这些虾兵蟹将。可是这些土司偏偏躲在暗处给你玩阴的。动不动在西军的必经之路上布下成片的陷阱或是兽夹,要么就是躲在树林里放冷箭。反正是他们看的到大西军将士,大西军将士看不到他们。久而久之大西军将士们肚子里憋了一肚子气,停下来不肯行进了。你这搞一次两次还能忍,一直这么搞谁受得了他们一致表示要给土司们点颜色看看。张定国得知士兵们的态度后脸色变得很阴沉。这不光是因为会耽误前往成都的时间,更因为他可能因此失去对这支jūn_duì 的控制权。土司的袭击只是一个诱因,归根到底是这段时间大西军太疲惫太累了。神经处于高度紧绷下总有一天会崩溃。张定国只希望不是现在。张定国第一时间安慰士兵们,并表示一定会好好教训一番这些惹是生非的土司。这原本不在张定国的计划范围之内,但现在必须得临时改变了。不然他将彻底失去这些士兵的支持。土司们可以命土民们躲在暗处放冷箭,张定国捉不到他们,但却可以率领jūn_duì 直捣这些土司的山寨。这就叫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庙。张定国决定了,既然要打就一定要把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土司打痛。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张定国决定一家山寨一家山寨的扫过去。士兵们立即群情激昂起来。他娘的,老虎不发威以为老子是病猫吗张可望接到了张定国的回信,总算是长松了一口气。张定国表示支持张可望继承大西皇帝之位,并会立即率部返回成都进行防御。有了张定国的支持张可望的皇位便可以算是坐稳了。就算张能奇反对,以他的实力也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来。何况以张能奇闷葫芦的性子多半也不会跳出来反对。那么接下来就要整合资源一致抗虏了。清军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势必会集中兵力攻打成都。张可望不打算把所有jūn_duì 全部撤入城中坚壁清野,进行被动防御。而是想在成都的外围设立几道防线,通过分割来减弱清军的实力。他初步的想法是张定国领一部兵马,再命原成都守将们领一部兵马,他自己则率嫡系jūn_duì 坐镇城中。有这三道防线可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