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竞技>我要做皇帝> 第六百九十三节 制度(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九十三节 制度(2)(1 / 2)

“至于生源……”刘彻停顿了一下下,看着群臣。


在本心上来说,刘彻当然希望,这太学跟武苑的学生,都是来自社会各个阶级。


一切唯才是举,如同考举一样,有本事,有能耐,你就可以过关。


但这,是不可能的!


考举,士大夫勋贵列侯能容忍刘彻这样玩,是因为,知识,被他们垄断着,话语权、解释权,在他们手上。


寒门弟子,泥腿子,再怎么蹦跶,也蹦跶不出他们的手掌心。


历次考举也证明了这一点。


几乎七成以上的考举过关士子,来自列侯士大夫勋贵阶级或者他们的弟子门人食客姻亲。


而,最终能从这些人中脱颖而出的,迄今为止,几乎全部是列侯勋贵士大夫。


寒门弟子,几乎全部在基层打转。


想要杀出重围,这些寒门弟子,需要付出十倍百倍甚至千倍于士大夫贵族阶级的努力。


如此一来,胜负自分。


即使日后,有来自底层的人杀出来。


这样的人,也会很快被士大夫贵族阶级所同化、拉拢、收买,成为新的士大夫贵族。


然而,若是在太学中,刘彻也这么玩。


那么,士大夫跟贵族们,肯定会跳起来玩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这种事情急不得……”刘彻心里想着:“历史上科举兴起于隋朝,但到宋朝,才从贵族玩物,成为全民运动……”


“但,朕得想个办法,开个口子,能让一二寒门弟子进入太学。哪怕是一个人,也可以!”刘彻心里琢磨着。


哪怕只是一个来自寒门的学生,也是象征意义。


也能为以后扩大生源,做准备和预谋。


眼珠子一转,刘彻笑了起来。因为。他想到一个名词力田。


力田者,顾名思义,指的是那些在地方上的种田能手。


自战国开始,由于中国的统治阶级,从春秋时期的奴隶主跟国人,变成了地主阶级跟武人。


于是,列国开始鼓励和奖赏那些种田种的好的人。


到了汉室。力田这个名词开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重视。


农民兼地痞无赖出身。还是个亭长的汉太祖刘邦,深知国家强不强,关键在粮食,粮食打的多不多,关键看农民的种田技术跟水平以及勤劳度。


所以,刘邦登基后,就屡次在诏书中提到力田。


并且开始提拔和任用那些种田能手,出任地方官员。


刘邦的想法很朴素你种田种的好。那么,请你将你的种田技术跟经验。向广大父老乡亲传授吧,带着大家一起多打粮食,致富奔小康。


这个想法当然很好。


就跟****太宗的先富带动后富一样。


只是,结局基本都差不多……


很多力田,最终都成为了当地的地主,甚至是跻身成为了如今的士大夫。


至于乡亲们嘛……


咳咳………


当然,也不能说刘邦的政策完全没起到作用啦。


有不少力田被忽悠了,果然走上了带领乡亲们多打粮食的道路。


就是剩下的力田,多多少少也起到了传播先进技术的作用,更鼓励了百姓跟农稷官的士气。


所以,刘邦以后,历代汉家天子,都提倡郡国举荐力田,给予力田们更多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待遇。


到太宗时,力田的地位,就已经拔高到了跟廉吏、三老以及孝子齐平的地步。


从此以后,终两汉之世,力田的地位,基本没有变化,始终存在在统治者的认为的社会中坚地位。


而在如今,因为没有举孝廉秀才制度,力田的本质,依然还是那些种田能手。


既然是种田能手,那么,一定就是亲自下田劳作的人。


这样的人,必然是来自社会底层的。


这样想着,刘彻清了清喉咙道:“太学生源,朕以为当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地方郡国,郡级以上学苑,每岁当贡不少于十位品行纯良,有操守,明于礼乐的贤才……”


当年,刘彻在河东就跟诸子百家的巨头们搞出了学苑制度,得到了皇帝老爹的同意。


于是,天下郡国,如今学苑大兴。


就是向来不热衷玩书院教育的黄老派,也在清河郡跟河南郡还有河内郡,搞了几个学苑,只是,这些学苑里,全部都是列侯子弟跟富豪子侄,高冷的黄老派,压根就没兴趣招收泥腿子。


也就清河郡那个,因为窦广国的缘故,收了一百多位寒门士子入读。


而法家则在北方的郡国,开了六七个学苑。


就是纵横家,也在雒阳开了一个。


墨家则不需要,他们在墨社里,普及知识跟文化,不拘什么人,也不要学费跟礼物,想听的就可以去,但有一条,听完以后,得一起帮忙下地劳作。


而儒家这个bug,至今为止,在齐鲁吴楚大本营就开了十几个学苑。


公羊派、谷梁派,齐、楚诗派,各自开花。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