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农妇山泉有点田> 第66章 墙推众人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章 墙推众人倒(1 / 2)

周敏从前经常在网上看到一种说法, 认为现代的人比不上古人。毕竟在古代, 很多人都是所谓的“全才”。读书人身兼武艺,同时通医术, 懂工艺,知农事, 会琴棋书画等技艺,同时还是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诗人,都是很寻常的事。


举了事实之后,好像就显得这个论点很有道理。但事实上,天才肯定是有的, 毕竟数千年的文明之中,总会出现一些令人惊叹的人,他们在各方面都能够取得成就。但其他的大多数,也不过是普通人而已。


之所以“以前的人懂得多”, 其实不过是社会环境限制下无可奈何的选择。


在生产力低下、物资匮乏的时代, 很多东西获取不易,只在有限的范围内流传,所以大部分的东西都只能自己去学习, 然后才能使用。


但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口增长, 人类的分工越来越严密细致,每个人所负责的内容自然就越来越少,朝着专精的方向发展。至于自己不擅长的部分, 市场上也可以轻易获得。


这种发展有什么利弊暂且不去讨论,但这必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至少现在的万山村,已经开始有一点这样的苗头了。


以前,万山村几乎没什么经济来源,是真正的地里刨食,辛苦一年,除了交税之外,剩下的粮食只勉强足够一家人温饱。所以村里人在种地之外,多少都还会些别的手艺。


比如每年冬天,一部分男人会组队进山去狩猎,虽然大家伙基本上弄不到,但打些野鸡兔子之类的也不错,偶尔合力弄到一只野猪,那个冬天就可以加餐了。


除此之外,每年也会轮流进山烧窑,日用的锅碗瓢盆之类,都可以烧出来。手艺最精湛的,甚至能烧出一人高的大缸。


再有每家养着的各种牲畜,还有主妇们每年都会准备的各种咸菜……林林总总,都是为了能让餐桌丰富一些所做出的努力。不是他们天生就会这些,不过是因为没钱买也买不到,只得自己动手了。


但自从齐老三家搬到齐家山来之后,一系列的开发工作就陆续开始了,村里的各种工程,几乎没有真正停止过。一开始还只是在农闲的冬天进行,但邱五爷和唐一彦搬过来之后,情形就又发生了变化,一年到头几乎都有活儿派出去。


这种情况下,虽然村中大部分人仍然老实的耕种自家土地,但也有人尝到了打工的好处,索性将自家地租给别人去种,自己只留下少部分,大部分时间则都到这边来帮工,一年所得竟也不少。而且还更自由,哪天不想干就可以不去,不像地里的活儿,一天都闲不下来。


当下这样的人只有一两个。毕竟对出身村子里的人来说,土地才是根本。再说种植黄金米之后,每年的收成卖出去,所得也不少。


但终究渐渐出现了这样的风气。而这种“脱产”的行为,也可以说是城市化最初的雏形。


除此之外,也有人在别处下力。


如今万山村的人越来越多,有从外头来,在万山村赁了土地种的人,也有唐邱两家从外头请来的工人,更有其他村子听到消息过来做工的。齐家山对面山脚下的那个村子,规模已经不比万山村小了。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各种需求,尤其是那些在本地没有住处也没有田土的工人们,所有的需求都只能依靠购买。看到商机的不光是周敏一个,或者说有了周密带头创造商机之后,其他人的心思也活络了起来。


所以一开始有人主动将屋子租给他们住,后来有人向他们出售米粮菜蔬肉蛋,最后,这个正月里,万山村第一家日杂店开业了。


日杂店的老板周敏很熟悉,就是阿秀的娘郑齐氏。准备开店之前,她还来找周敏咨询了一番,问了不少建议。


屋子就建在码头边上,这里人来人往,最热闹不过。至于出售的东西,除了油盐酱醋米粮之外,还有各种日用品。另外还承接缝补和浆洗衣裳这样的活儿——那些工人多半都是单身男子,这项活儿对他们来说的确很为难,所以生意竟不错。


然后还按照周敏给的建议,在门口摆了个大茶壶,免费供应茶水。


说是免费,但是除了厚脸皮的,大部分人喝了水之后,少不得也会过来买一两样东西,照顾一下生意。这么一来,竟有了不少回头客。


其中还有个小插曲。


河对岸的村子跟万山村不同,住在这里的人来自各个地方,姓氏也不尽相同,自然不能用宗族式的管理方式。在日常的相处中,他们自己推选出了几个能说得上话的人,听说预备今年报上去县城,在这里立村了,名字就叫河西村。


他们现在基本上是依附于万山村存在,所以这件事少不得要跟这边商量一下。因为齐老三也被请去议事,所以周敏也听了一耳朵的八卦。为了方便管理,立村是势在必行的,万山村这边倒没有不同意。毕竟住在这里的,大部分还都是各家的亲戚,彼此走动很多,关系也亲近。但是河西村这个名字却被否决了,一口咬定只能叫“万山新村”。


说起来,周敏将新家选址在这里,山下又建了码头之后,这一片的经济中心就逐渐转移过来了。


之前万山村集资买的山也都在这边,因为这里靠近码头,方便唐家收了粮之后运出去。为这还在附近建了两座大仓库,各家的粮食收下来之后,过了秤,就都堆在这里。唐家开秤收粮,摊子也就直接摆在仓库门口,称完了用袋子一装,就能直接送过去装船。


现在的温泉山房和书院也是建在这边。所以新村子里的人口才会比万山村还多。这让大家也生出了危机感,生怕这个村子改名之后,以后外人来了只知河西村,就没万山村什么事了。


这种对命名权的在意意识还挺超前的,周敏觉得很有趣。


齐家作为万山村原本的住户,也是这一系列变化的缔造者,自然也是支持万山新村这个名字的,最后定下来果然也是叫这个。


事情还没报到县衙,但万山新村的石碑已经先立起来了。


石碑的正面自然是村名,背面少不得要写一番事情的来龙去脉。而这篇文章,是请唐七叔唐韬执笔,然后找石匠刻上去的。以他的名声,以后这座石碑肯定会成为诸多文人墨客游览必至之处。不过,周敏也相信,万山新村的存在,绝不会辱没了他的这一篇文字。


生活环境一直在改善,工人们自然也是干劲十足。对所有人来说,能够参与到这个过程中,看着一栋栋建筑从无到有,在自己的手底下出现,都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毕竟以后,这里就会是他们生活的地方,自然也希望它越来越好。


温泉山房这边的工程在稳步推进,但各项事务自然有下面的人去管理,周敏等人只需要在大方向上进行掌控,确定工程处在规划之内就可以了。


所以周敏便将苎麻园的研究报告拿了出来。


相交多年,周敏的规划,唐一彦和邱玹多少都知道一点,看到这上千亩的规模,便明白这就是周敏主打的产业了。


虽说黄金米的规模也不比这个小,但那是民生产业,注定很难形成垄断,所以周敏干脆将之拿出来打造成地区性的特产,自己只做个种子供应商。有了这份根基,齐家山在整个高顺县的地位便十分稳固。而苎麻是经济作物,作为支柱产业,也非常合适。


“苎麻本来就是征州的特产,万山村附近又都是山地,最适合种植此物。”唐一彦的表情有些古怪,笑着道,“的确选得很合适。”


“也是机缘巧合。”周敏注意到了他的表情,却是有些不解。


唐一彦见她一脸茫然,这才问,“你当真不知?”


“我该知道什么?”


“竟当真是误打误撞,那就真是缘分了。”唐一彦笑着看向邱玹,“这事你找五哥就对了。咱们征州府最好的纻丝,十件里倒有八件是他们家出的。”


周敏不由一怔。她之前还真没怎么打听过唐家和邱家名下有什么产业,只知道邱家跟宫中也有联系。却没想到,这苎麻竟也是人家的支柱产业。


再一细问,才知道征州不设织造局,竟是因为有邱家在。宫里直接从他们家采买布料,倒比特意在这里设织造局更合适些。由此也可见他们家的生意做得多大了。


“原来我是在班门弄斧。”周敏无奈的摇头,“早知道事先打听清楚两位兄长家里有什么产业,也不至于如此丢人了。”


“怎么是丢人呢?这生意他们家做得,你自然也做得。”唐一彦道,“再说,邱家的竞争对手是各地的织造局,你这点小生意根本没什么关隘,放心做便是了。有五哥在,说不得还能搭上顺风车,连销路都不必愁了。”


邱玹也道,“这话很是。没有我们做了这生意,就不让人做的。何况有时候麻园出产不够,也会从外头采买补足。几十顷的麻园,若只出白纻布,的确没什么影响。借用邱家的销售渠道也很便利。”


“那就再好不过了。”周敏道,“其实想拉两位兄长入伙,也是想靠两位寻个销路,否则我自己真是两眼一抹黑,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若能搭着邱家的路子,倒省了许多麻烦。”


对于入伙这件事,两人倒是没什么犹豫。


虽然他们手里的钱基本上都投入到了温泉山房之中,但好在种植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投入低。最大头的土地,周敏可以提供很多,而他们之前也拿下了一些山地,都可以投入进来,其后不论购买麻蔸还是请人种植施肥,所费都不会太多。


唐一彦玩笑道,“你可想好了,我们两个最多出一点钱和地,平常也不管事,就只坐等着分钱。”


周敏知道他是故意这么说,让齐家占大头,倒还像是他占了便宜似的,心下感动,便道,“放心,绝不让两位兄长赔钱就是。别的不成,给我的侄子侄女们攒点儿零花钱还是没问题的。”


唐一彦闻言,不由看向邱玹。他和周敏的事,已经过去好几年,就不必再提了。后来家里也提过几门亲事,只是都没成。他在这姻缘上头,便显得格外的艰难,如今当他的面,是连玩笑都不太好开了。


邱玹自己倒不在意,他从小就病着,讲究的是惜福养身,生活也就过得清心寡欲。虽然如今已经大好了,在这方面却也还是淡淡的。闻言便道,“放心,即便没有侄子侄女,钱也不会少收的。”


周敏笑了一会儿,忽然想起刘家妹子的事来,便问,“邱五哥,唐大哥,你们听说过怀州程家吗?”


“他家?”唐一彦轻蔑一笑,“怎么连敏敏也听过他们骄横跋扈的名声了?”


周敏琢磨着这句话和他的态度,道,“这么说,程家的行事看来很不讨喜了?”


“何止是不讨喜,简直不成体统!这几年来,眼看着已有败落的兆头了。”唐一彦道,“不过你住在这山里,怎么会知道他家?”


周敏便将刘叔家的事说了一遍,“不瞒你们说,我之所以想着要弄个苎麻园,也是因为他二人的缘故。虽然我人单力薄,但既然知道了这件事,刘叔父子如今又留在了我们家,也不好半点交代都没有。所以想向两位兄长打听一下,寻个机会,给他们个教训才好。”


“这事却有些难办了。”唐一彦摸了摸下巴,“敏敏你可知程家是怎么起来的?”


见周敏摇头,他又道,“太宗年间,他们家出了一个妃子,这才起来的。因是骤贵,本来没什么底蕴,一时得意,自然免不了行事骄横跋扈。欺男霸女,侵占良田都是小事,连人命只怕都不在他们眼里。可谁让宫里那位娘娘命好呢?”


“一彦,慎言!”邱玹微微皱眉,“便是在这里说的话不会传出去,但你自己心里总要有个顾忌。一时说顺嘴了,不小心在别处说了这话又如何?”


唐一彦讪讪一笑,“是我的错,太不谨慎。”


邱玹这才对周敏道,“他们家出的那位娘娘,便是后来的慈和太后。”


慈和太后,先帝的生母,当今皇帝的祖母。


难怪如此横行无忌,原来是外戚出身。这个结果虽然事先没想到,倒也不太出乎预料。周敏想了想,道,“既然如此,这件事暂且搁置吧。”


邱玹反而道,“其实此时也不是那么为难。毕竟如今京中的新贵是太后的娘家人和皇后的娘家人,程家这样的外戚,早已是昨日黄花。今上登基后,对他们的优容早不如往日了。何况,慈和太后的父兄那一脉早就入京受封,留在怀州的不过是族人。只要京城那边有什么万一,怀州程氏自然也会跟着败落。如今他们看着光鲜,但不过是个架子,只要有人伸手推一把,只怕就会摧枯拉朽一般的塌了。”


“我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问题是谁来做这第一个伸手推的人?”唐一彦道,“墙倒众人推,但第一个伸手的,却必定是众矢之的。这等犯忌讳的事,京城那些人精可不会出手。”


周敏闻言,若有所思,“其实……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什么意思?”唐一彦问。


周敏道,“若怀州这里出了事,京城那边自然也会受到牵累。希望程家倒下去的人虽然不会直接出手,但在背后推波助澜,想必他们不会拒绝。比如,若是怀州这里有受害者千里迢迢上京去告御状,将程家所作所为捅出去,想来会在京城掀起轩然大波。”


唐一彦拊掌道,“不错!程家的种种罪行,简直罄竹难书,如今不过是缺少一个捅上去的契机罢了。只需稍稍运作一番,或许就有想不到的成效。此事我来安排,必定有个结果!”


看他摩拳擦掌的样子,只怕跟程家也有什么龃龉。想来有他盯着此事,程家应该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虽然如此,周敏还是郑重的对他道了谢。


苎麻园的项目定下来之后,便要开始移植麻蔸了。虽然计划内要种上千亩的麻园,但是周敏并不打算一步到位,而是逐步扩张。毕竟目前他们还什么都没有,一切经验都只能在实践之中积累,贸然将规模做得太大,只怕会顾此失彼。


在周敏的计划中,这个扩张的计划会在三到五年之内逐步完成。这样一来,各方面都会比较有余裕。


所以目前只需要将已经清理出来的这部分土地种上,工程量不大,家里这些人就完全足够,不需要从外头请人。至于麻蔸,邱玹估计下了不少力气,都是从邱家那边拉来的。


进入春播之后,所有人都忙了起来。周敏要看着苎麻种植的进度,唐家那边也要给农户们发放玉米种子,至于邱玹,他在负责温泉山房的工程之外,也开始了书院的设计。


既然要将这里变成整个征州府的人文胜地,那么这个书院的规模就不能太小。其建筑过程也同样耗时日久,现在就开始准备,也免得到时候仓促间出什么错漏。


进入二月之后,山上的植物便都陆续开花了。


令周敏高兴的是,自家果园里移植的果树,也有一部分开始开花。因为是第一年,花不多,看样子也结不了多少果子,但这却是个毫无疑问的好兆头。


知道此事之后,齐老费便主动送来了一箱刚刚分好的蜜蜂。如此一来,往后周敏也能喝上自家产的蜜了。


不过这样一来,周敏就不太好往果园里去了。


不知道怎么回事,周敏只要一靠近果园,蜜蜂就会飞出来蛰她。明明其他人都问题,就单只有她这样。齐老三笑说只有她一个姑娘家,这是被蜜蜂当成花儿了。


既然相性不好,周敏也没有招惹这些蜜蜂的意思,十分自觉的远离果园,只在其他区域活动。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