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家村。
李宝福和纪小婉成亲多年,仍是未得一子。过得又是穷苦日子,比不得富贵人家,娶不起妾室。后来李宝福听隔壁赵婆说,以前村东王家媳妇也是怀不上孩子,最后去近旁村花钱抱了一个回来。李宝福听着上了心,回家便与媳妇商量。纪小婉虽不愿养个别人家的孩子,可也知道长此下去不是办法,只得别扭着答应了。
新抱回的孩子浓眉大眼,两人看得欢喜,就起了个吉祥名——李财生。原本勉强能撑到月底的花费,硬是因为家里多了张嘴而显得拮据。好在这孩子乖巧懂事。给吃的就吃。喂得少了也不哭闹,总能凑合下去。
事事难料,这样的日子没过足两年,纪小婉竟有了身孕。李纪二人既是高兴又是愁,家里本就穷,现在又要添个孩子,哪里养得起!
一年的光景转眼即逝,纪小婉肚里的孩子一出生,两人就拿着省吃俭用钱去村教书先生那儿,给小儿子取了个文气名——李照川。只盼这个孩子日后能出息点,两人也好跟着长长脸。
这样的日子开始还好,可时间一长……两人越是喜欢自己的孩子,有好吃好玩的,都是背着财生留给了小儿子。
再等到小儿子大些了,两人更是偏心地将小儿子送去村里武师那里学武艺。至于大儿子……早早就打发去干活挣钱了。
……
“嗒嗒……嗒嗒……”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林里的宁静。
“吁!”随着一声清亮的马嘶,不知奔跑了几时的高头大马骤然停下。
马背上的男孩抬起袖子擦擦额头上的汗,皱眉打量起四周。原本明亮的天色已经微暗,屏息静听,林外不远的地方传来些微嘈杂,想来是周围的村落。
慢行片刻,眼见要出林子时,男孩利落地翻身下马,散了马绳,不急不缓地朝悬有“翁家村”三字木牌的村口走去。
熙攘的人声入耳,循着嘈杂叫卖进了一条略为热闹的街道,在这么个芝麻大的村子,说是热闹,也不过是多了几个人,几家店面。
十几岁的男孩,已经显出了几分英气,身上所穿,又是极好的锦缎面料,不时便地引来小商小贩的侧目。
先前一番不知疲倦的策马疾行,现下竟是不知走到了何处。一直未曾舒展的眉头稍松,男孩慢下步子,看着眼前街道暗生感慨。粗布麻衣,斤两计较,富贵一生,贫贱一生,皆是各有所乐……只不过,这一切若要由己做选,确是万不可能。
“冰糖葫芦……冰糖葫芦……又酸又甜的冰糖葫芦喽……”
男孩脚步微顿,从钱袋里掏出几文钱,回身朝着肩上扛着插满糖葫芦竿子的瘦矮老头走去。
今日豆腐铺的王延贵家来了远房亲戚,早早就关了门,财生也被打发回去。门关得早了,活可一样没少。十几岁的孩子,再怎么能干也比不了年轻的汉子,平日里打骂也就没少挨。那王延贵要不是看着李家夫妇只要不到半人的工钱,断也不会将他留下。
揉着干活时被石磨撞得隐隐作痛的肩膀,财生在街上转悠起来。
“财生啊,日里的饭都在王掌柜那儿吃了,你看你这年龄又小,娘也实在不放心让你把钱带在身上,这要是万一碰上什么坏人……”
比起别家孩子明显瘦弱不少的财生也不多问,看眼细眉窄目的女人,点点头,懂事的道:“娘,你和爹放心,我会好好在王掌柜店里干活的。”
绞着粗布帕子的女人微微尴尬,勉强牵着嘴角继续道,“不是娘舍不得给你钱……唉,你也知道咱家的情况,你弟弟还小,正是哭闹着要吃要穿的时候,前些年为了你,我和你爹也是操碎了心……”
摇摇头不再想些有的没的,财生继续在没什么人的巷子里走着,准备等到平日回家的时间再往回走。
眼看卖糖葫芦刘老爹拿着插满糖葫芦的竹竿子一路走来,财生忍不住舔了舔发干嘴唇。
年初李大娘家的虎子正和几个孩子炫耀他娘天天给他买冰糖葫芦吃的时候,财生刚好从那路过,便听了去。说是那糖葫芦一口咬下去脆得生响,又酸又甜,好吃的不得了。
自打那以后,财生每天绕道从这儿往家走,想着要是哪天有人买了糖葫芦,不小心地掉了颗,说不定也能赶巧碰上,捡起来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