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第一科举辅导师!> 152.千万冷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52.千万冷静(2 / 2)

“非也非也。”梁仲彦匆忙去扶她起来,解释说:“我们只是随意来问两句,并没有追究的意思。”


农妇磕头痛哭道:“他真的只是一时冲动。若是下了牢,坐上个几年,我们这一家老小都没有活路了呀!我们不要朝廷的银子了。打也可,罚银子也可,只求你们别再追究了!”


几位学子皆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而赵恒和几位同窗,请了县衙主簿出来喝茶。


主簿开口便道:“贤侄啊,听说你近日对城门那些农户的事情很感兴趣,叔叔也有许多话要对你说!”


赵恒忙敬上一杯茶:“叔叔请说。”


主簿拍腿道:“衙门难呀!在衙门当差更是难,稍有差错,就要遭人诟病。这无差无错,也要遭人陷害呐!”


随后他甚为悲痛的阐述了一下,衙门穷,县令穷,衙门忙,县令忙。总之大家又穷又忙。不是刻意不管下诉,而是实在管不了了。


赵恒众人:“……”


谁人不知长安县令是当今国师的远亲。因此才无功无绩,从乡头小吏一路提拔到京师。


这样一块油水丰厚之地,可不要赚得太钵满盆满。


众学子忽然发现。


不就套两句话?怎的就那么难啊!


宋问呵呵一笑。


叫你们先前做事那么高调。


该。


唯有李洵那边,进度良好。


因为他问的是自己亲爹。


李伯昭听他说完,大笑道:“你们先生这样骂了?”


他点头道:“说的是对的。人情世故,可以靠磨,靠练。四书五经,可以靠读,靠背。唯有人的眼界和心胸,却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


李洵道:“那儿子想问,陛下和父亲,于此事究竟是怎么看的。”


“真相为何,其实并不重要。陛下日无暇晷,这等小事,只看结果。”李伯昭道,“此事一听,牵扯到了百姓,县衙,金吾卫,司农寺等部。往远了说,还有户部和太子。纵然查清事实很简单,处置起来却一定也不容易。”


李洵:“既然如此,三殿下又无人脉,陛下为何要将此事交由三殿下?”


“我儿啊,就是如你想的那般。若是殿下处置的不好,陛下自会将职责转交于太子。”李伯昭拍着他的肩道,“‘世间多是身不由己,官场尤胜。’然也。我们要做的,便是在逆水之中,寻一条前行之路。却也要懂,明哲保身之理。三殿下的事,你管不了。”


李洵道:“父亲是说,三殿下,并非刻意袖手旁观。”


“他不是袖手旁观,他是自顾不暇呀。”李伯昭叹道,“我儿,纵是虎落平阳,切勿做落井下石,跟风之辈。”


李洵追问道:“那父亲认为,三殿下是怎样的人?”


李伯昭斟酌片刻,评判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是个好人,却不是你该结交的人。”


李洵低下头道:“父亲不必多番重申,儿子明白。”


李伯昭点头。


李洵向来不需他太多担心,是有分寸的人。


转念想到一人,说道:“你们先生……照传闻听起来,很奇怪啊。”


“他……”李洵措辞道,“很随性。”


宋问此刻确实很随性的在街上闲荡。


她忽然升起一股,强烈的,想吃街边摊的欲望。


只能梦回千年之后了。


不禁泪眼潸然。


二十四岁,研究生毕业。


为了实现耳根清静的终生夙愿,被她亲妈赶去应考公务员。


不慎中第。


面试体检政审全部审核完毕,正准备提包上任,又不慎车祸。


终生夙愿,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实现方式。


偏偏她的是被动锁定模式。


等她再次睁开眼,看见的,是她“娘”。


她娘是一个相当漂亮的人。


所谓美目盼兮,巧笑倩兮。


只可惜,她不常笑。


这样一位出口可成诗,低眉可吟赋的才女,带着她,住在一个画风与她们格格不入的小乡村里。


五年后,宋问成功五岁了。


那日,她娘亲给她换了身衣服,便一言不发的牵着她出门。


她们路过一片芦苇塘。


宋问偏头望去。


芦苇被风压低了一片,如浪潮般层层铺去。


芦苇塘的另外一面,是一条小溪流。


宋问扯了她娘的衣袖道:“娘,我想喝口水。”


美人娘蹲下身,摸了摸她的额头,问道:“饿了吗?”


她已经一天没吃东西,当然是饿了。


只是时间过去太远,无论是当时的感觉还是感情,她都记得不大清楚。


宋问独自下了芦苇塘。


走到一半的时候,回首顾望。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