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与国同休的九原侯,刘荣给的心甘情愿。…宣室阁内,不同于往日三三两两的廷议,今天很是热闹。不但三公九卿都到了场,朝廷的大臣们也到了一大半。今天与其说是廷议,不如说是朝议。“丞相,”坐在他后面的王恢往前凑了凑,小声问栗奔:“倭国有这么重要吗,陛下竟然如此的重视?”“当年东匈奴举族投降,陛下可都是没这么重视过。”王恢眼中闪过一丝探求,打趣栗奔:“你是陛下的大舅,和陛下走的最近。要是有什么消息,可要告诉在下一声呀!”栗奔摇头苦笑一声:“大行令未免也太看得起老夫了!”“老夫虽然和陛下走的近不假,可是陛下的心思谁能猜得透?”“不过要说陛下为何如此重视,”栗奔想起出征前刘荣说的那套说辞,身体微微往后一扬:“大概是倭国关系到朝廷的海防吧。”“当年,陛下不是已经说过海域的重要性了吗?”诸侯王…明白了!王恢恍然,暗暗点了点头。“不错,诸侯王出海多年,是得防着他们点。”王恢眼中透出羡慕的眼神,小声嘀咕:“不过,那也用不着封赏卫青与国同休呀!”脸上的笑容如菊花绽放,栗奔低笑几声:“说了半天,大行令这是抱不平呀!”“这倒不是。”赶紧否认,王恢解释一句:“卫青参与三次灭国之战,封赏什么都不为过。”王恢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为何陛下先前赏赐都十分小心。可是唯独这一次,却会如此。就算是提防诸侯王,也不至于如此重的封赏吧?不单单王恢是这个想法,朝中很多人也同样抱着这样的心思。在那窃窃私语。“陛下驾到~”正说着,刘荣的身影从侧殿走了出来。“臣等拜见陛下。”见刘荣到了,殿内诸公纷纷行礼。“都起来吧。”刘荣脸上的笑意不减,笑呵呵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说话。“谢陛下。”待他们都落了座,刘荣扫视殿内,满脸含笑开了口。“你们应该都已经知道了,九原侯,朝廷的骠骑将军不远万里为大汉打下了倭国。”听到这话,殿内诸公纷纷朝刘荣笑笑表示祝贺。不过,还是有不少人有些不以为然。刘荣当然明白他们的心思。自古以来,华夏都是一个陆路大国。对于海洋并不是很感冒。在海上打下一块陆地,他们会认为远没有在陆地上开疆拓土来的更实在。毕竟,大家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这没什么不对的。不过,抛却那个私底下的私心而言,海洋的重要性刘荣十分清楚。“打下了大汉东边海域,巩固了边防,更是为我大汉争夺到了东边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刘荣目光盯着在座诸公,解释了一句:“也许有人会认为,倭国不就是一个小岛吗?”“不就是远离大汉的一个蛮荒之地吗?”“朝廷用得着如此的兴师动众?”刘荣抛出来的问题,引起了殿内诸公的强烈好奇心。是啊,倭国一个远离大汉的小岛,如何能使得朝廷如此兴师动众?搞一次东征。真的有必要吗?“朕告诉你们,这一切都很是值得!”“首先便是海防问题,这是千秋万代的事情,朕已经同你们说过,就不再赘述。”“其次,便是渔获问题。”“大海是广袤的,也是富饶的。”环视四周,刘荣笑着问他们。“诸公这一年时间里,没少吃海边运送来的海鲜吧?”提到这件事,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了尴尬的神色。这其中,尤其是坐在前面的三公九卿更甚。上次和陛下一起东巡,那可是吃了不少的海鲜。鲜,是海鲜独有的风味。那是一种极致的享受,一种味蕾的愉悦旅程。这种味道,是深处内陆时难以品尝的。一旦吃过之后,便终生难忘。不少人回来之后,便悄悄派人去了沿海各地偷偷地往长安运送,一饱口腹之欲。朝廷公卿都这么干了,低下的人也随之好奇起来。究竟是什么样的美味,值得这些个大臣费这么大心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不少人纷纷也跟风派人前往。等食材运到了长安,那些人品尝过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直呼此生能尝到如此美味,简直是不枉此生。于是乎,长安城掀起了一阵食用海鲜的浪潮。民间的许多酒楼,也纷纷一同前往。现在的长安城,海鲜还可是高档的美味。不少人花大价钱都要品尝的。见他们不说话,刘荣会心笑了笑:“食之味鲜,甘之若饴,这样得地方自然越多越好。”“诸公,你们说是吗?”栗奔首先站了起来,笑着说道:“陛下说的不错,海获富饶,味道鲜美。”“这样的地方,自然越多越好。”有了栗奔带头,其他人也不藏着掖着了,纷纷表示赞同。“坐坐。”摆摆手,刘荣笑着让他们坐下。“这倭国,便是一个盛产海鲜的地方。”“有机会,咱们君臣到时候一起过去品尝品尝。”刘荣打趣说道。“最重要的一条,”敛去笑意,刘荣对他们说:“倭国是一个天然的港湾,可以让大汉和那些个出海的诸侯王联系、贸易的桥头堡。”“拿下了倭国,大汉就打通了通往其它诸侯国的道路。”“往南,可以去梁王他们所在的澳洲,往东,可以去胶东王所在的美洲。”“这是一个战略要地。”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陛下说什么也要拿下倭国。原来是有这么样深远的考虑。正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谋划大汉将来的战略要地,确实是一个君王所需要做的重要事情。这也就说的通陛下为何要东征,为何要重赏卫青的缘故了。陛下,这是在下一盘大棋呀!“眼下倭国已下,朕认为从此以后朝廷的重心,要放在如何发展海防上。”“或者说,如何利用起海洋这样一个广袤的地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