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向他的目光里满是询问,刘荣并未打断他,静静聆听。窦婴一向老谋深算,长于谋国,想来,定然有好的建议。“臣建议,攻伐夜郎,震慑东匈奴。”“夜郎虽然国小,兵力也少,然而却不能置之不理。因为夜郎王的原因,南方的安危,眼下已是刻不容缓。""哀牢、西羌皆已有了谋逆之举。”“倘若朝廷不管,他们势必就会以为我汉庭软弱可欺,主动攻伐大汉。”“而原本虎视眈眈的匈奴人,更是会伺机而动。”"到时候,我大汉两面受敌,将陷入苦战之中。“”与其这样,不如主动出击。联合已经归附的滇王,组成联军,快刀斩乱麻,击溃他们!“袁盎走到窦婴跟前,请教道:“那,匈奴人可能再次合并一事,丞相以为,该如何处理?”窦婴抚须而笑,道:“匈奴人看似想要合并,其实这里面有利益作祟。”“挛鞮武沐会见了伊稚斜派去的那个中行说,虽然口头达成了共识,为何没有立刻做下决定?”冷笑一声,窦婴眼中散发着智慧的光芒:“那是因为,挛鞮武沐的野心所导致。”“没有足够的利益,挛鞮武沐岂会甘愿放弃大单于的身份?”“再者,就算挛鞮武沐同意,他手下的人也不会轻易同意。”“一场大漠之战,双方打的昏天黑地。双方可以说是,皆死伤惨重。匈奴人向来记仇,讲究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就算他挛鞮武沐想要归附伊稚斜,恐怕他手下的将军,也不会答应!”向刘荣郑重一拜,窦婴道:“因此,臣以为对待南北两方,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伐夜郎!至于东匈奴,朝廷只需要派出使者,邀约挛鞮武沐会猎伊稚斜,以震慑其心。”“让他不敢有所妄动。”“如此一来,大事可成,天下可安。”刘荣听完,轻轻点头,笑道:“远交近攻,上善之策!”窦婴的建议,不但得到了刘荣的首肯,而且其余众人细细琢磨之下,也觉得颇有道理。就眼下的形势而言,远交近攻,确实是正确选择。纷纷对视一眼,拱手一拜:“丞相所言极是,臣等附议。”“既然诸公也这么觉得,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三公留下,其他人退下吧。”“臣等告退。”袁盎等人对视一眼,羡慕看向窦婴三人,再拜离开。站起身,刘荣随意踱步在殿中,其余三人,紧随其后。“刚才丞相所献远交近攻之策,朕深以为然。太尉统御大汉jūn_duì ,觉得平定夜郎等国,需要多少兵马?”转过头,刘荣看向周亚夫。周亚夫沉吟片刻,拱手说道:“禀陛下,臣以为,夜郎诸国虽然有心谋逆,真正出兵的只有可能是两个国家。”“那便是夜郎和西羌。”“夜郎国小,除去守城jūn_duì ,能够作战的,不过两三万人罢了。”“而西羌诸部,此次只有先零一部。先零部人数虽多,却上期在高原活动,对于山林作战,并不熟悉,也不适应。”“因此,臣断定,先零部能派出可用之兵,最多不朝过五万。”“所以,”周亚夫胜券在握般笑笑,说道:“朝廷只需从南方诸郡抽调两万大军,再加上南越部分降军,就足以应对南方的局势。”山林作战,并不能用北方汉军。能够重用的,还是南方郡县内的守军。一来是因为南方天气潮湿,瘴气较多。北方士卒,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劣势。二来,夜郎等国士兵作战能力并不算强。和汉军相比,天差地别。仅仅从武器装备来看,能甩出他们一大截来。劳师以远,派遣北方大军,没有意义。与其这样,还不如用南方各郡守军,要来的便捷。刘荣眉头一挑,问他:“太尉之意,哀牢王不会出兵?”周亚夫点点头,笑道:“是的陛下,哀牢王艾隆,虽然有心出兵反叛,其实国内情况异常复杂,各部首领根本不会同意。”“哀牢王,有心无力罢了。”哀牢,原本是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的傣族部落小国以勐掌为中心组建联盟国家。勐掌首领成为整个联盟国家的共主,各国百姓称其为诏隆(意为大王,汉译“九隆”),各国首领称其为“哀隆”(意为“大哥”、汉译“哀牢”)。哀牢作为部落联合的国家,自身的凝聚力很是松散。有道是众口难调,哀牢王想要出兵,国内那么多部落,本根形不成统一的意见,出兵基本上不太可能。因此,周亚夫就没把哀牢算在其中。点点头,刘荣还是比较赞同周亚夫的观点的。历史上,哀牢虽然在公元76年反叛大汉,那也是因为当时特有的因素在内。现在的哀牢,部落之间自身的问题,他艾隆都没有解决,还在疲于奔走。想要出兵反叛大汉,不太可能。“那么,依太尉所见,派谁领兵出征,较为妥当。”刘荣不可置否,询问他。周亚夫略微思索,笑道:“禀陛下,赵信作战勇猛,敢打敢拼,臣以为派他去较为合适。”眉头一皱,刘荣道:“赵信是匈奴人,大漠草原作战较为擅长。山地丛林作战,恐怕就力有不殆。”不动声色对他说:“朕看,还是在南方诸将之中,挑选一人较为适宜。”赵信虽然是匈奴人,陛下一向对他信任有加,今日怎么…周亚夫心里直犯嘀咕,不太明白刘荣为何会反对启用赵信。不过,陛下这样说,也确实有道理。赵信最擅长带领大队骑兵进行长途奔袭,山地丛林作战,确实不是其所长。让南方守将前往,也是正理。想到这,周亚夫再次开口:“会稽司马汪成,在闽越之战中山林作战较为突出,有勇有谋,堪当大任。""不若派汪成为将,领军出征。不知,陛下以为如何?”汪成长期驻扎会稽,长于山林行军作战,确实是合适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