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嘉宁十年,太史令谭啸致仕。景帝顾左右曰,谭卿告老,黎国史家后继何人邪?左右答,谭有一女,得乃父之风,可堪重任。景帝曰,善。谭啸之女谭青玄遂承其职。 ———《史记·谭世家》”
黎国存世八百余年,史籍无数。而这些史籍多数出自太史令谭家之笔。谭家是黎国赫赫有名的世家,虽非权势通天,但在史籍编纂上,却是当之无愧的权威泰斗。
而谭青玄是谭家第二十代传人,恰逢嘉宁中兴,见证了一代明君景帝的一生。同时,一代枭雄八王爷,在谭青玄编纂的史书中,却被黑得体无完肤。
说起谭青玄和八王爷之间的仇深似海,那真是一本史书都写不尽。
第一章
嘉宁十年秋,冷风过境。梅雨时节已经过去,天气彻底冷了下来。秋风萧瑟之下,树木被剥去了绿色的外衣,只剩下清冷的枝杈。
早上行人匆匆,偶尔有人在挑着担子的小哥面前驻足,买一碗豆浆。卖豆浆的小哥将挑子放下,揭开了用棉布包裹的木桶。顿时蒸腾的热气裹挟着豆浆的香气扑鼻而来。
小哥俯身舀了一碗豆浆,正要盖上盖子。忽然听到银铃般清脆悦耳的声音响起:“给我也来一碗儿。”
他连忙又盛了一碗。递过去的时候,正对上一双明眸善睐。女子梳着双平髻,头顶圆滚滚的两个发髻像是顶了两个小笼包,十分俏皮可爱。一身鹅黄色的襦裙,更是衬得她粉面含春。
她乌溜溜的眼睛紧盯着那碗豆浆,丁香小舌舔过唇角,迫不及待接了过来。小哥看呆了,竟然连铜板也忘了要。直到女子喝完豆浆,将两枚铜板摆在他手心,他也没能回过神来。
待女子走远后,小哥才回过神来,失魂落魄地问一旁同样呆头鹅一般的客人道:“这是哪家的姑娘啊?”
那客人喃喃道:“从那里出来的,还能是哪家?”
小哥抬起头,看到自己身后的小门。上面写了两个字——谭府。这里好像是......谭家后门。
那也就是说,这姑娘便是京城中赫赫有名的才女——谭青玄?!
谭家是史官世家,自黎国建国以来便开始任史官。传至这一代,生了一位五岁能诵六书的小才女
谭青玄。后得先帝召见,她便当庭作诗,从此闻名天下。时年八岁。
只是京城中常传言,这位小才女虽然才情卓越,但相貌实在是......一言难尽。人人都说,若是依照圣人所说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标准,这谭青玄一定是太缺德了。
小哥咋舌道:“这......这怎么跟传说中不大一样呢?”
“那谁知道,咱们京城里怪事儿多了去了。譬如——”那客人竖起了大拇指和食指,比了个八。
卖豆浆的小哥连忙按住了那客人的手,豆浆钱也没收,挑着担子一溜烟跑了。
而那头谭青玄正哼着小曲儿,不一会儿便到了崇文书馆。一进门,洒扫的老张便乐呵呵道:“谭姑娘又来看书啊?”
“是啊。陛下命我编纂黎国王后世家的史记,要看的东西可多了去了。”
谭青玄说着进了崇文书馆的藏书阁,沿着里面的木梯一层层上去。一直到五楼,这才停下了脚步。她捶着腰,喘着粗气往里走。
绕过层层书架,终于在一堆凌乱的书册和竹简前停下了脚步。谭青玄抱着胳膊清了清喉咙,清脆悦耳的声音娇声道:“大爷,再喝一杯嘛——”
那一堆小山似的书册和竹简立刻抖动了起来。从里面腾地冒出一人来,青衣简冠,十分儒雅。他一双眼睛冒着金光,纵身扑上来一把抱住了谭青玄,口中叫道:“亲亲小宝贝,让爷香一个再喝
嘛——”说完嘟着嘴就要亲上来。
没想到这一亲,顿时碰了一嘴灰。宋齐钰退后了一步,俯身呸了一口,不满道:“阿玄,你做什么?!”
谭青玄丢掉了手里的书,仰头看着他:“我就知道你在躲懒。”
“冤枉啊,小姑奶奶。我昨天为了给你翻找八王爷的卷宗,熬了一夜。今儿早晨公鸡打鸣的时候才眯了一小会儿。”宋齐钰说着伸了个懒腰,打着呵欠道,“你倒好,一来就戏弄我。”
谭青玄绕过那一堆书册,走到了窗下的书桌旁,盘腿坐了下来。宋齐钰走过去,指了指桌上的两本书,邀功道:“这边是我翻阅典籍找出来的关于八王爷的卷宗。”
“就这么点儿?”谭青玄嫌弃地晃了晃那两本书。
“这还少?!”宋齐钰委屈道,“这已经是所能找到的最全的记录了。你也知道,那八王爷是什么人,权倾朝野,滴水不漏。现在存世的文章都是逢迎拍马,哪有人敢说一个不字。”
谭青玄一脸忧愁道:“可陛下让我编纂黎国世家,其他的都好说,没了八王爷的黑料,这要怎么编?”
“你就非要跟他过不去么?随便找些人尽皆知的事情写写不就得了。”
谭青玄抬脚踹了过去,宋齐钰堪堪躲过。她挑眉道:“胡说什么。我们谭家编写史书,就没有随便写写这四个字!不行,八王爷这条线,还要深挖!”
“好好好,深挖深挖。可阿玄,我都给你找这么多卷宗了。有没有奖赏啊?”
谭青玄埋头批阅着新找来的卷宗,头也不抬道:“今晚请你去丰庆楼吃顿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