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眼前的这位儒生看起来日子过得不错,身上的儒服棉袄的面子都是丝绸的,再看这架势,显然是大户人家的。
“老夫乃是衍圣公孔胤植,在此等候大都督多日,望这位将军通报大都督,请大都督拔冗一见!”老儒生这话说得有些自豪,也显得极有底气。
“眼神公?是什么东西?”赵全自言自语地说道,不过他倒不敢擅做主张,还是拍马到了罗剑身边,把情况给罗剑作了报告。
“曲阜孔家的人?”罗剑有些奇怪,孔家的人怎么会出现在泗水。
曲阜孔家罗剑并不陌生。在进军山东之前罗剑就关注过,作为孔子的嫡亲后裔,山东曲阜的孔家被历朝历代朝廷所重视,不管是宋朝的金国。还是元朝都对孔家优渥有加。
而另一个时空里各种网上论坛对曲阜孔家的议论也颇多,各种观念都有,但总体还是觉得面对外族入侵时,孔家的气节是不够好的,罗剑基本也是这种观念。
此前国防军攻占济南时。并没有朝曲阜进军,罗剑前次到山东时,曲阜还被清兵控制着,到了年前,马应魁师才从泰安朝西推进,曲阜不多的清兵全都撤走了,曲阜这才被国防军占领。
罗剑从战报上知道曲阜已经被占领,但这个消息并没有引起他的关注,一个县城而已,跟其他县城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大都督。见不见这个‘眼神公’?”赵全见罗剑在思考,再看一眼前面焦急等待的老儒生,朝罗剑问道。
“呵呵,他可不是什么‘眼神公’,他是大明太祖皇帝亲封的洐圣公,他可是孔圣人嫡亲的后人啊。”罗剑对赵全笑着说道。
“啊?孔圣人的后人?大都督,我这是闹笑话了。”赵全揉了揉脑袋,不好意思地说道。
“你小子啊,平时读书学习不认真,一天到晚就想着上战场。”罗剑笑骂道。其实这也怪不得赵全。平时秀才们都只是教读书识字,哪里会给他们讲那么“高深”的“圣人之言”。
“大都督,那到底见不见他啊?”赵全又看了一眼老儒生,想着他是孔圣人的后人。心里觉得刚才有些失礼,这才想让他少等一会儿。
“见就见吧,你去跟他说,让他到驿馆找我们,我跟他谈谈,在这儿等我们到底是什么意思?”罗剑见赵全着急的样子。有些好笑,才被扫盲的赵全不算是读书人,但对孔圣人的崇拜却从教他们识文断字的秀才那儿被继承了下来。
罗剑拍马走了过去,老儒生带着一帮儒生打扮的人躬身站在路边。
“劳孔老先生等候,只是城外并非谈话之所,请老先生到驿馆一叙如何?”罗剑翻身下马,朝孔胤植抱拳说道。
“不敢劳大都督下马,吾等已经在泗水城准备了院子,请大都督赏脸下榻如何?”孔胤植躬身抱拳施礼之后,这才抬头说道。
“那倒不必,城中自有驿馆,罗剑这一路都是住的驿馆,住了院子倒是不习惯。”听说他们在泗水城里专门安排了院子,罗剑心里有些不高兴,淡淡地说道。
孔胤植还欲说话,罗剑一摆手,翻身上了马,这才掉头对他说道:“孔老先生想要指教罗某,就请驿馆一叙,否则就请回吧。”说完拍马朝城门走去。
罗剑一行直接进了城,留下等在城门外的孔胤植等人目瞪口呆地看着他们的背影。
其实罗剑对儒家思想并没有成见,反倒以前在没事的时候还研读过《四书》、《五经》,这些所谓的“圣人之言”从学术角度来看,应该是有极高的哲学价值,只是后来的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禁锢思想,这才往其中加入了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有些孔子的原意也被有意曲解,这种现象到了宋朝时已尽极致。
要说厌烦儒家思想,罗剑厌烦的是这种被反复修正后的儒家思想,并非原始的儒家学术。
只是孔圣人的后人却并没有将孔子的儒家思想发扬光大,从历史上来看,孔子的后人基本都是靠祖宗的招牌来混饭吃,而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也需要这块招牌,这才让他们的日子过得都非常不错,在历朝历代也有极高的社会地位。
现在的孔家家主孔胤植也算继承了前几朝先祖的衣钵,孔胤植并非孔家嫡传,却不但受封衍圣公,还先后被加太子太保和太子太傅,可谓“君恩如山”。可李自成一入山东,离曲阜还远着的时候,孔府就出朱示,令人供奉大顺国永昌皇帝龙位,并献马献银,跪纳印信。
没几天,大顺军跑了,来了清夷大军,这位三姓衍圣公知错就改,即上《初进表文》,向清廷表忠心,称颂清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乾坤并永”,表示“臣等阙里竖儒,章缝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学之崇隆,趋跄恐后”。
接着为响应清政府发布的剃发令,三姓公孔胤植隆重举行了剃发仪式,“恭设香案,宣读圣谕”,令族人剃发。
现在国防军收复了曲阜,孔胤植竟立马转向,跑到泗水县城一直等着大都督北上。
罗剑正是知道这些前因后果,所以对孔胤植并没有太好的脸色,只是孔家在读书人中影响极大,目前不是“打倒孔家庙”的时候,罗剑这才想抽时间见见他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