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四明说的方案还不包括大队直属单位!
接下来,萧四明提出了大队直属单位扩编方案。
萧四明说,这次扩编,要把以后部队进一步扩大的架子搭起来。为此,大队设参谋处,直属参谋长领导,下设作战科、侦查科、机要科、情报科、训练科;设政治处,直属政治处主任领导,下设宣传科、组织科、保卫科、敌工科、****科;设后勤处,归属政委领导,下设装备科、供应科、财务科、医务科,野战医院、野战救护队、兵工厂、被服厂、粮站、经营处;设教导队、随营学校,直属副大队长领导。
这个机构设置,已经远远超出了八路军团级部队的正常建制了,和115师的建制基本相同。个别地方,甚至超出了115师的建制范围。
萧四明解释说,东进就是要到更广大的敌后去,开辟敌后根据地,建党建政建军,各项工作都得有人抓有人办,还得干好。与其东进到津浦路以东地区后手忙脚乱、措手不及,不如现在就把摊子铺开,行军路上各部门直接磨合,等到了津浦路东地区后,开展工作就便利多了。
这个说辞,不是巧言令色,而是站高一步、看远一步!
王麓水提出有些机构是不是重复了,比如医务科和野战医院、野战救护队,完全可以合二为一么!
萧四明解释说不重复,职能不同。医务科负责医务人员培训、调配、医疗器械和药品购置,有条件还要开办小型制药厂,生产一些中成药。东进创建根据地后,野战医院基本就设在中心根据地不动了,专门收治需要住院治疗的重伤员、重病号,不但服务部队,也要兼顾地方干部、地方武装和驻地的老百姓。打仗时,由野战医院给组织野战救护所,随部队行动,负责战场抢救治疗。野战救护队,以战场救护、转运伤员为主。三个单位互相联系、分工不同。其中,医务科是先遣大队以及随后开辟的根据地的整个卫生医务工作的领导机构。
再比如后勤处和辎重营,看似机构有重叠之嫌,其实不然。后勤处是管理机构,辎重队是负责随军行动后勤保障部队。后勤处随司令部在根据地统一管理后勤事务,辎重营则是要编入主力作战序列的,主力打到哪,辎重队就跟到哪。
有的机构,职能有交叉。比如参谋处的侦查科、情报科、机要科和政治处的敌工科,在获取情报上虽然渠道不一样,但获取的情报都要及时归参谋处汇总整理,供首长分析决断。
至于教导队,萧四明说,教导队是轮训部队基层骨干的,凡属于东进先遣大队序列的部队,所有班徘长必须进教导队轮训;战斗骨干经教导队轮序后才能担任班徘长。教导队还有个任务,那就是遇到大战、恶战时,充当全军预备队,关键时候拉上去,一战定输赢!
随营学校的任务,萧四明也说的很清楚,那就是相当于115师的随营学校,专门培养军政干部的,也可以叫做军政干部学校。军事方面,要设立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骑兵科、装甲兵科。有条件的时候,还要设立航空兵、海军专业,培养空军、海jūn_rén 才。政工方面,除设立专门培养指导员、教导员这类的jūn_duì 政工干部科外,要设立地方干部队,培养财政、税收、民政、交通、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人才,充实根据地各级政权。
不光是这些,萧四明说东进后,首要任务就是创建根据地,把屁股坐稳,再也不能象现在这样,部队行军打仗都得带着那么多的辎重物资,每个干部战士都是运输队员,长时间下去,拖也把部队拖垮了。
萧四明说,创建根据地,最关键的是要建立各级政权组织,建立自上而下的地方党委系统,建立各级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各级农民协会、妇救会、工会、儿童团等抗日群众组织,建立县大队、区小队、民兵队等地方武装,组织发动群众起来和我们一起抗战,把根据地建设成为坚强的抗日堡垒!从这个角度讲,先遣大队现有的干部、兵力远远不够,必须得从现在起就着手,抽调干部,做开办各类培训班的准备,培养继续的地方干部。
从这个角度讲,萧四明说,他提出的现有的扩编方案只是初步的方案,现有的干部数量、骨干部队的兵力,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各单位都是先搭架子,在东进过程中不断吸收扩编整合,争取将三个主力营、炮兵营、重机枪营满编。新兵营不存在满编问题,那是部队的新兵训练基地,随时吸纳新兵,训练完成后随时调拨充实各部队。其它的如工兵营、辎重营等单位,随着部队扩大再充实满编。
紧接着,萧四明又说,东进后,部队要以营连为单位,迅速展开,整合当地游杂武装,打开局面。尔后,要沉下心来,再次分兵,以班徘为单位,发动群众,组建地方政权、地方武装。根据地内,要村村有民兵队、区区有区小队或区中队,县县有独立营或县大队。必要时,甚至要把所有的主力部队都转为地方武装,以排为单位拉县大队、独立营。经过半年或一年的埋头发展,把县区村三级政权、武装全部建立起来,然后重新组建野战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