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泰微笑道:“本官来看看大家,了解一下大家的情况!”
说完,赵泰扫视众人一眼,询问道:“你们方才在谈什么?”
一名老者行礼道:“回禀相公,小人们正在谈以后的事情!”
赵泰直接在地上坐下,招呼众人也坐,“你们谈得怎么样,可知道官府安置的政策?”
众多百姓在赵泰身前坐下,王文统则坐在赵泰身旁。
“相公,我们逃荒到这里已经两个月,虽然相公每日施粥,但我们天天无所事事,心中着实不安!我们正商议,总不能一直靠救济,正想以后怎么办!”为首老者满脸焦虑。
赵泰问道:“你是族长吧!不知怎么称呼?”
“小老儿姓薛,名唤仁寿,是陈留薛家的族长。”老头行礼道。
赵泰颔首,“薛老,那你们想到办法没?”
薛仁寿摇摇头,“现在家乡的土地,因为没有种子已经荒废。而且我们寻思着,蒙古人有可能在打过来,所以不想回家,想在相公这里安顿下来。只是我们几百号人,在这里要地没地,要屋没屋,不知道该怎么办?”
赵泰闻语扭头看向王文统,微笑道:“先生,你给乡亲们说一说安置细节,让大家宽心吧!”
王文统道:“大家不要担心,大家既然到了这里,相公就不会不管大家,肯定会把大家安顿好!”
各人闻语便都将目光,投向王文统,便听他继续道:“现在官府制定了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将大家安置到宿州和泗州,由官府借钱给大家,在安置地修建临时住处,然后会给大家分配田地和种子,让大家耕种,让大家尽快恢复生产!因为大家遭了兵祸,所以头一年,官府会减免一部分赋税,后面再正常收取赋税,以及借出去的钱粮。”
众人顿时七嘴八舌议论开,赵泰等他们讨论一阵,微笑道:“你们有什么疑问,可以询问王先生!”
见赵泰这么说,人群中便有人壮着胆子问道:“老爷,我们现在身无分文,借了官府的钱盖房种地,不知道利息怎么算?还有第一年,减免多少赋税,以后我们又要交多少,该怎么还钱!”
王文统道:“官府给你借的钱粮,每年只收一分利。第一年官府,只收大家一成田赋,从第二年开始征收三成,其中两成为赋税,一成是还你们借的钱粮,等你们还清后,以后便只需要交两成税!”
打仗很花钱,现在金国收取的赋税,已经超过六成,百姓负担极为沉重。
因此饥民们听了王文统的话,都兴奋起来。
这时王文统又道:“除了种地外,现在官府办的工坊,正在招募工人。如今正是农闲时刻,距离播种还早,大家可以一部分人去安置地,建设屋宅,一部分人则在工坊上工,挣些工钱补贴家用!”
“在工坊上工,一个月能够挣多少钱?”有人问道。
赵泰准备赌一把,现在账上还有十万贯,两个月的粮食,他想拿出一部分购买原料,赌蒸馏酒和肥皂能够大卖,于是便笑道:“若是手脚快,不偷懒,一个月应该能拿一贯钱!”
各人听说,一个月就有一贯,都有些震惊,纷纷心动不已。
书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