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网络上有一个谣言,传说日本投降的时候,澳大利亚部队在新几内亚屠杀了17万投降的日军战俘。
这事儿一听就不靠谱,新几内亚才多大点地方,怎么凑出来的17万日军战俘?
真实历史上新几内亚战役一共打了三年多,日军累积投入35万人,累积伤亡近13万人,这些数字看上去挺多的,加上“累积”就知道水分有多大了。
持续三年多的战斗,就算铁打的部队也得进行lún换,日军在前线最高峰时期也只有14万人,到日军投降的时候,更是只剩下不到两万人,所谓17万人只是臆想罢了。
投降的日军也并没有全部被杀,比如拉包尔的日第八方面军,七万多日军战俘就绝大部分都顺利回国。
第八方面军的故事颇具戏剧性。
1941年,第八方面军在司令官今村均大将的率领下参加对东印度代号为s的军事行动,由于东印度孱弱的军事能力,s行动只进行了三个月就大获成功,之后今村均被正式任命为第八方面军司令,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印度总督。
42年12月,第八方面军被派往拉包尔,执行牵制美军的命令。
恰逢当时日军在美军“蛙跳战术”的攻击下节节败退,拉包尔也恰巧被美军跳过,并没有遭到美军的直接进攻,于是今村均和第八方面军的七万日军就被遗忘。
美国人是不知道拉包尔有七万日军。
日本人以为第八方面军在断绝外援的情况下迟早都会被美军消灭,当时日军因为失去太平洋战争的主动权,也没能力将第八方面军从拉包尔接回来,于是今村均和他的第八方面军就被当做弃子战略性放弃。
成为弃子的今村均并没有接受命运的安排,他决定带领第八方面军绝地求生,在拉包尔坚qiáng的活下去。
如果只是一个人,今村均很容易就能生活下去。
要解决七万人的生计并不容易,于是今村均带领七万日军在拉包尔开垦荒地,种田捕鱼,饲养jī、鸭和鹅,甚至还有专门生产油、盐、酱油和醋的工厂,以满足部队日常消耗。
在解决了生存问题后,今村均还在拉包尔创办了武器研究所,收集炮弹碎片加工成子弹,今村均居住的房间安装了电话,他们甚至使用被摧毁飞机的残骸和零部件,组装了三架飞机。
1945年8月日军投降,美军才知道拉包尔还有一支被遗忘的日军。
此时美军尚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毕竟距离拉包尔被封锁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多,美军认为拉包尔的日军最多不超过1000人。
这点人甚至都不值得美军去受降,于是澳大利亚人奉命前往拉包尔接受日军投降。
澳大利亚人也没有太重视,只派出了一支小部队前往拉包尔受降。
这支小部队在拉包尔受到巨大的惊吓,因为拉包尔有6.9万日军。
与世隔绝两年多,理论上这些日军应该体弱多病,面容枯藁,没粮食的时候什么事情都会发生。
当近七万膘肥体壮,武装齐全,甚至装备了飞机的日军出现在澳大利亚人面前,澳大利亚人第一时间向美国人请求增援。
传奇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据说第八集团军在返回日本的时候,很多日军战俘背着他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带着在拉包尔学到的技术,再回到日本之后,顺利度过最艰难的阶段,大部分都生活的不错。
在日军内部,只有大坂军团在奇葩程度上,和第八集团军不相上下。
澳大利亚人要屠杀17万日军战俘,得把第八集团军杀两遍,再加上在新几内亚投降的两万日军,也还差一万多呢。
大规模屠杀确实不可能,小规模的不可避免,这是战争的一部分。
不过这些小规模的“冲突”,在东亚盟军的刻意掩盖下,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甚至都不为外界所知。
回到巴丹死亡行军的问题上,如果格罗特有机会,会不会为巴丹死亡行军中遇难的美国大兵报仇?
这一点毫无疑问。
所以东亚盟军的联合tiáo查,也只是走形式敷衍了事,包括麦克阿瑟在内,也不愿意因为这件事引发占领军和日本民众的qiáng烈对抗。
“对抗?你想多了,日本人在卑躬屈膝上,绝对会让你惊讶。”秦池不认为日本民众有勇气反抗占领军的统治。
日本民众不乏血性,毕竟从甲午清日战争开始,日本也已经qiáng大了数十年,整整两代人。
不过有血性的日本人,已经在之前的世界大战中死光了,从这个角度上说,《终战诏书》颁布后没有自杀殉国的日本人,都不会轻易言死。
“呵呵,一个战败之后首先向占领军奉上自己妻女的国家,确实是很日本——”刚刚加入联合tiáo查组的康斯坦丁满脸鄙夷。
跟日本相比,俄罗斯人的确有资格骄傲。
俄罗斯战场在最艰难的时候,俄罗斯人也没有放弃,顽qiáng和德国人战斗到底,宁死不屈。
即便俄罗斯人在性格上有诸多弱点,即便俄罗斯这个国家槽点再多,俄罗斯人在生死关头表现出来的大无畏jīng神,的确令人称道。
这就是未来美国和欧洲国家对俄罗斯围追堵截,却不敢向俄罗斯宣战的真正原因。
俄罗斯可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美国人和欧洲人却没有玉石俱焚的决心。
“我已经tiáo查清楚事实真相,澳大利亚部队并没有向日本人开枪,所有伤亡都是日本人自相残杀造成的——”丹尼斯的结论令人惊讶,简单粗bào如康斯坦丁,都对这个结论瞠目结舌。
要说颠倒黑白,还得看你们澳大利亚人。
也对,小偷和qiáng盗、流浪汉组成的国家,别指望他们有多高的道德底线。
格罗特:好好说话别指桑骂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