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第十二章:践踏庙号体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践踏庙号体系!(1 / 2)

夜色朦朦天上带着一轮犹弯钩之月,长安延绵不绝的建筑在夜色下隐没,大半个长安城漆黑一片,皇城中处处大亮,贵人区域中有星星点点的光。


大将军府中,灯火通明,夜晚时分,却有不少人聚在这里,众人围着曹承嗣而坐,都是曹承嗣的亲信,曹承嗣摩挲着手下的扶手,缓缓道:“如今国中初定,今日将诸位召集而来,是有一番话要交待。”


众人立刻都直起腰板,垂首听着曹承嗣言语,曹承嗣微微笑道:“皇帝年幼,需要贤臣辅佐,如今有几位大臣共同辅佐皇帝,然而人无首不能行。


自古以来,从未听过有几位臣子辅政而不分上下尊卑的。


现在这般,我认为是取乱之道,诸位以为呢?”


众人闻言当即应和,“卑职以为左将军所言有理,且国家有能者居之,左将军有匡扶天下的才能和志向,应当成为执大魏之牛耳者。”


虽然没人直接明说,但所有人都知道曹承嗣这是发出了夺权宣言,要开始准备斗倒其余的辅政大臣,成为大权独揽的那个人了。


在魏国中,有这样的“优良”传统。


当年曹睿让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辅佐曹芳,最后的结果是曹爽和司马懿争斗激烈,甚至发展到生死相向,曹爽大权独揽,司马懿完全失去了权力。


有这样的优良传统在,曹承嗣又怎么会甘心和其他人一起辅政呢,况且权力这种东西,曹承嗣有一句话说的很对,必须要有一个领头之人。


曹承嗣的堂弟,也是他从小到大的玩伴,河东王的三子曹成沉吟后抱拳问道:“兄长,现在朝廷初定,先帝的那些旧部该要如何去处理?


凉州和益州都有大行皇帝的人,尤其是益州,镇守益州的将军就是先帝的人,弟担心他会因为先帝的事,而背叛大魏,益州士族也都是首鼠两端之辈,只想在蜀中苟安,指望他们是不可能的。”


魏国重用宗亲在洛水之誓后是贯彻到方方面面的,不仅仅是朝中重用宗亲,各方面的镇守大将就更不必说。


镇守益州的将军自然依旧是宗亲,而且还是曹髦血缘上的近亲属,是曹髦未曾过继给曹睿前的叔父。


但正是宗亲,才更可能害怕被朝中弑君之人清算,人的利益是不因血缘身份而变化的,正如燕国慕容氏夺取燕氏皇位时,还有燕氏皇族站在慕容承光一边一样。


曹承嗣脸色微变,若是镇守益州的大将背叛,那魏国将遭遇重创,将会彻底变成中原四国中最弱的那个国家,而且仅仅凭借关中和凉州,真的能够扛得住燕国的继续进攻吗?


曹承嗣可不是为了做亡国之君的,他的目标是成为那个一统六合八荒的承天受命之人。


益州曹律会不会背叛?


曹承嗣扪心自问,如果不做什么补救,只要梁国愿意接纳,那曹律是一定会背叛的,这都不需要如何去思考。


必须拖住曹律,至少短时间内不能让他投向梁国。


这个念头几乎在瞬间出现在曹承嗣脑海中,“诸位认为该要怎么办?”


先是一阵沉默,然后有人提议道:“如果真的想要稳住曹律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将他召回朝中,暂时将他稳在蜀地,许诺在他生前不将他召回来,让他成为真正的封疆大吏,这样他就能感受到朝廷的诚意。


等到国中的局势彻底稳定,之后再做什么,那就有裕度了。”


这番话和曹承嗣的想法不谋而合,就是一个字,拖字诀!


先把现在的魏国稳定住,至于以后的事情,一件件的解决,总有全部解决的一天,现在就是要控制着局势,不让它往更差的局面滑落。


至于将曹律封成封疆大吏会不会让他尾大不掉,那不是曹承嗣现在考虑的问题,只要梁国不变强即可。


“不仅仅是曹律的问题,还有其他人,或者说是整个大魏中,和先帝有关系的臣子,都有这种问题,如果不解决,大魏现在的政治危机就不能解决。


如果人心不能安定下来,我们大魏就会在诸国的竞争中落在后面,甚至陷入亡国的危机中。”


曹承嗣沉吟了一番,脑海中渐渐浮现出一些东西,他将之讲出,满堂震惊,争论几番,渐渐归于平静。


翌日。


太阳照常升起,自政变后,大朝会的频率比过去那些年多了太多,这么高频率的大朝会,自然不是商量政务,而是给所有人一个沟通的场合。


太后抱着皇帝出现在大朝会上,四位辅政大臣站在所有人之前,这四人全部都是曹氏宗亲,以曹承嗣的威望,自然不可能全部继承曹林的政治遗产,他能一跃而起,已经是占据了身份和政变时的得利。


群臣站在殿上,曹承嗣上前,他要开始讲昨晚所商议的,当然他不可能说曹律可能会背叛,弑君这件事没有证据,在魏国官方层面上,这是梁国奸细以及被梁国收买的宦官一起做的。


在众人的目光中,曹承嗣高声开口道:“诸位同僚,近日在国中有一些流言在别有用心的人之间流传,本公很是心痛啊。


这些人难道是要毁了大魏的名声和社稷吗?


这些人难道不知道这些话会成为敌国刺向我大魏的刀剑吗?


这些人难道不知道这样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吗?


本公听到了列祖列宗在唾骂,本公听到了大魏的百姓在厌弃,本公见到了无穷的血泪,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先帝崩于奸人的手中,这是我们所一起确定的,青史上记载着,就算是山无棱也不能改变,就算是黄河消失也是真相,但是先帝的些许旧部,担心先帝是死于国中大臣之手。


本公深深的悲痛,我们本是袍泽,却落到了现在这种相互怀疑的境地,本公又深深的理解他们,因为他们对先帝的忠诚,就如同本公对陛下的忠诚一般。


本公在长安城,于是能够知道真相,他们都远在千里之外,不能知晓长安城的局势,于是被奸人和谎言所迷惑,这是合理的。


本公认为,为了不发生同室操戈之事,为了不让燕国和梁国能够趁此机会进攻我大魏,给予镇守益州的镇南将军曹律更大的恩典。


让他知道,朝廷对他的忠诚是万般认可的,本公建议,擢升曹律为征南将军,食邑增加一千三百户,再加使持节,让他世代镇守益州,有了这些,想必他能够知道朝廷的诚意了。”


哗!


曹承嗣此言一出,立刻就在宫殿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凡是对政治敏感的人都知道,曹承嗣这是在安抚先帝旧部的人心,然后就联想到益州可一直都是梁国和魏国交锋的重点,曹承嗣这是担心曹律直接投降梁国,才许下这样的重诺。


但这种直接分陕而治的赏赐,还是有些超过众人的心理底线,而且仅仅这些不一定能安抚住曹律的心,这种政治承诺,在魏国中早就没人相信了。


实在是魏国从建立的时候,就卸磨杀驴,而且短短几十年实在是太乱,让人心中都不安稳,越是现在给的多,曹律可能就更担心,这是缓兵之计。


虽然在某种情况下,的确是没错,这就是缓兵之计,等有机会,曹承嗣肯定要将曹律抓回长安生吞活剥的。


曹承嗣见到所有人都在沉思,没有什么人反对,于是又说道:“本公还有一个想法,现在就讲于诸位听,本公认为先帝于我大魏有大功德,应当给先帝上庙号,以向后世夸耀。”


庙号!


在曹承嗣说出这句话后,整座宫殿都安静了下来,几乎是落针可闻,所有人都不敢置信的望着曹承嗣,他们无法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庙号?


给先帝曹髦上庙号,他配吗?


但曹承嗣神情肃穆,完全没有半分开玩笑的心思,那些心思活泛的人立刻就猜到,这还是在向曹髦的那些旧部示好,这是要彻底的盖棺定论,但用庙号来盖棺定论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当即就有人高声问道:“左将军,庙号制度事关重大,先帝的确是有大功,但上庙号是不是有些不妥?


在汉朝时,只有汉太祖、汉仁宗、汉太宗、汉高宗、汉中宗、汉世祖这六个庙号,除了汉仁宗之外,另外五人都是能够竞争古之圣王的君王。


我大魏,是不是……”


他说话还是比较委婉的,没有直接说曹髦不配,况且就连曹操都没有庙号,曹髦怎么可能得到庙号这是众人普遍的心理。


曹承嗣内心中一阵嘲讽,这些人脑子完全转不过来,什么传统,那有什么用,只有利用这些规则的人才能够得到更多。


他肃然道:“诸位,汉朝的君王的确是有大功德,但我魏国的君王并不比汉朝差,诸位不可厚彼薄此,如今之世,谁能比先帝更有资格取得庙号呢?”


这问题问的就让人很难回答,难道他们还真的能找到一个外国的君王去说,比曹髦更强吗?


曹承嗣环视一周后说道:“看来诸位同僚都是认可本公之言的,本公就知道,先帝乃是天纵之姿,得到一个庙号,岂不是轻而易举。”


曹承嗣实在是过于离谱,有些要脸的士人受不了了,直接出列大声问道:“左将军,下臣有一言想要问,就连武皇帝和文皇帝以及明皇帝都没有庙号,难道您认为先帝得到庙号是合适的吗?


武皇帝开创魏国都没有得到庙号,后世子孙又有什么资格能够得到庙号呢?”


殿中大部分人都不由自主的点点头,是啊,说的对啊,就连打下现在魏国基业的武皇帝都没有庙号,文皇帝也没有庙号,曹髦有什么资格,就连天下都没有一统,上庙号实在是丢人。


曹承嗣却不这么觉得,曹髦会不会被笑,他不在意,但这能表现出自己对曹髦的忠诚,这就足够了,这么好的东西他都给曹髦上了,谁还能说自己对曹髦不忠心。


如果不是谥号这东西给姬昭看,曹承嗣还有一点点敬畏之心,当然也是因为魏国其他人也有敬畏之心,不让曹承嗣乱搞,曹承嗣一定给曹髦选一个上好的谥号。


听到士人的问话,曹承嗣仿佛恍然大悟的说道:“这是本公的疏忽啊,只想到了给刚刚崩逝的先帝上庙号,却忘记了列祖列宗也是可以追封的,本公认为应当给武皇帝上太祖庙号,给文皇帝上太宗庙号,给明皇帝上高宗庙号,有了这些庙号,想必列祖列宗在九天之上也能够显耀起来,这是作为子孙的一些孝心。”


静!


殿中又是一片寂静,曹承嗣是故意的,谁都能看的出来,他又不是个傻子,怎么可能听不出来这话中的意思,他早就准备着给曹操他们都一起发庙号,他就是故意等一个人提出来。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