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第四十八章:胡人再现,无疾有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胡人再现,无疾有疾(2 / 2)

朕将给予免于徭役和减轻赋税的赏赐,岁赏节赐,就如同孝武皇帝时那样。”


借着可能征讨胡人的机会,让关中和三河地区的子弟服兵役,从法律上抬高中央朝廷的位置。


专业术语叫做重内而轻外,扩大基本盘,将三河地区纳入到常备体系中来。


戾帝时期因为大量的对外征战,关中良家子的数量大幅滑落,不得不使用刑徒,现在刘病已决定从三河地区补充优质兵员。


三河地区有着悠久的精锐之师历史,在汉王朝历代对外征战中都是主力之一,现在刘病已抬高他们的政治地位,给予他们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让整个三河地区都振奋不已。


关东英豪望着诏书只能徒呼:“关东迢迢,帝星不垂,关东迢迢,帝星不垂。”


在汉朝这种王朝之中,服兵役是一项光荣的任务,因为服兵役才有上升的空间,在之前只有良家子才能进入jūn_duì 就是明证。


现在皇帝让关中和三河地区的子弟参军,却不让关东地区的子弟参军,这就是在打压关东。


但是诏书之中却没有半点对关东的打压,甚至还非常体贴的说关东疲敝,暂时不适宜参与战争。


根据相对的原理,关中和三河地区的抬高,那其他地区自然就降低了。


前手大赏关东靖难诸侯,后手就开始打压关东的政治地位,看起来非常的矛盾,但实际上却是极其正常的手段。


善待靖难功臣和打压关东势力,这并不矛盾。


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件事,当初设置镇守列侯和分封诸王,就是为了震慑关东,而不是抬高关东。


汉室的每一个皇帝都偏向关中。


但仔细想想,除了孝文皇帝是关中人外,从刘邦开始的皇帝,都是从关东而来的。


但无论一个皇帝来自哪里,最后他一定会偏向关中,就像镇守诸侯本来是关中贵族,在关东待久了,自然就成了关东人,会偏向关东。


卫平为什么要以死进谏,一定要关中出粮赈济关东,因为关东列侯走的是洛氏之路,是依靠朝廷大义和自身名望屹立在关东的,振臂一呼,群起响应。


区别在于洛氏本身武力就比较强,而关东镇守列侯自己的力量并不算是特别强,之前就说过,郡县的兵在郡守手中,只有战时,列侯才能以金令收缴兵权,其他时间只能依靠私兵。


正如洛斯当日在长乐宫下所说的“国不过千户,民不过万人,兵不过百而已”。


朝廷赐予了列侯封国,让他们可以永享富贵,可以一次次的失败又重来,甚至谋逆大罪都不会除国,而是割土削户,首恶流放,但同样给予了极大的限制,那就是国土不得出赐予一寸!


郡县豪强可以无限制的兼并土地,但是列侯封国如果敢在侯国之外兼并一寸,以谋反罪论!


和皇室之间亲近的关系,可以举荐官员的权力,世代守土带来的名望才是列侯手中的利器,如果名望大失,势力瞬间就被砍半,如果朝廷再收回金印,直接就可以自杀了。


刘病已虽然将靖难功臣都赶回了关东,但是却增加了他们举荐的名额,朝廷任命官员,主要渠道一是太学生,二是举荐,除了每隔特殊情况要求郡国举荐一两名贤良方正或者秀才孝廉之外。


主要就是拥有举荐权的公卿王侯,卫青就是通过周亚夫的举荐名额快速进入了汉武帝眼中。


刘病已的举动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割裂了关东列侯和关东士民以及关东豪强之间的联系,因为关东受损,但是关东列侯却得利了!


人不患寡患不均!


这就是最真实的人心。


没有人知道这是刘病已的无心之举,还是早就有预谋,但关东列侯不可能冲过去和皇帝说:“必须要对关东一视同仁,你现在这样做,有没有把关东人当作你的子民?”


形势还到不了这个地步,况且长安朝廷虽然有所不公,但在压制关东豪强侵害百姓方面是出了大力的,尤其是刘病已多次察查关东的官吏和豪强不法之事,朝廷在关东普通百姓心中的地位并不算是低。


说句不好听的,那些生活甚至都非常困难的百姓,只希望能够吃饱穿暖,还到不了需求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地步。


朝廷对豪强举起屠刀,就是在保护这些最普通的百姓,做到了这一点,百姓就不会揭竿而起反抗朝廷。


没有了数以百万计的百姓支持,没有了名望卓著的列侯们带头,仅仅凭借关东的豪强和士大夫,暂时还掀不起什么风浪。


诏书传到了昭城之中,洛无疾重重的咳嗽了两声,轻声呢喃道:“胡人果然来了,怪不得我的身体越来越差了。”


作者君老家河北的,你们懂得吧,一个大剧情又要开始了,应该是两个大剧情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