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竞技>天朝之梦> 第611章 在库伦城 狂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1章 在库伦城 狂求月票(1 / 2)

光复四年十一月,库伦城。


这座塞上名城,是连接中俄的通道。在康熙年间中俄签署《尼布楚条约》之后,两国便在喀尔喀蒙古北部的买卖城展开互市,连带着也让库伦这座距买卖城不远的喀尔喀蒙古的统治中心城市变得繁荣起来了。从山西过来的商人们在库伦开设了不计其数的商号。蒙古的牲口,中原的茶砖、铁器、食盐,俄罗斯的皮毛、洋货,都在这里汇聚。


随着奕欣和部分八旗子民自满洲迁来,整个城市变得拥挤而喧嚣,各种民族的人交错往来。一队队的骆驼,一队队的车马不断的穿城而过。包着铁圈的木轮碾得街道石板上火星四溅。八旗子弟们早就丢掉了那份祖宗之民特有的优越感和悠闲生活,虽然还穿着破旧的长衫马褂,但已经干起了穿短衫的苦力们才做的工作。抬轿子、赶大车、扛大包、宰牛屠羊、盖房子,总之库伦城内最苦最累的活都被八旗子弟们包揽下来了,其中还有不少是黄带子、红带子呢!甚至还有些身体健壮的旗人女子在做这种力气活呢!


当然不是每一个八旗子弟都有一身力气可以卖的,于是这座城市现在又多了两大“特产”,一是乞丐,穿着最破烂的衣服,在街头巷尾穿来穿去,有些还缺胳膊少腿,有些则是上了年纪做不了力气活了;二是妓女,虽然大明的每一座城市里面都有这种靠出卖皮肉过活的女子,但是卖身的价钱最为低廉的大概只有库伦了——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库伦城内的男女比例失调。年轻女子多过男子几倍。而且除了往来的客商。谁的口袋里也没有闲钱可以拿来嫖的。所以这些曾经身娇肉贵的八旗贵女们。现在最想听的就是一口酸溜溜的山西话,因为只有这些往口外跑买卖的山西商人才会在她们身上花几个大铜元找个乐子。


除了苦力、乞丐、妓女之外,旗人在库伦的另外一大职业就是当兵了。渤海公奕欣几乎将所有的财力都用来维持jūn_duì 了,穿着破烂号褂的八旗兵几乎充斥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背着没有子弹的洋枪,懒洋洋的在巡逻。


整个城市,同时充满了颓废和活力。


城东门口站着几个着红袍的官员,他们都是大明渤海监国府的人。渤海监国府在长春、宁古塔、库伦三地都设了衙门。在曾国藩离开长春之前,他就打发快马去给库伦衙门的官员报信。库伦衙门的官员算日子就知道曾大监国这几日就该到了,所以每天都派人在库伦东门恭候监国大驾。


几个官员,都袖着手探头探脑的朝外看,突然当中一个人大声吼了起来:“快看,是曾大人的车队到啦!”


一声喊招得周围的乞丐和八旗兵丁都围了过来,果然东门外一队车马蜿蜒而来。大明的日月同辉旗和一面曾字大旗同时打了出来。走在前面的是几个骑兵,不是那种穿着胸甲,拎着长枪的重骑兵,而是背着廉价的滑膛枪。挎着马刀,骑着矮小的蒙古马的“龙骑兵”。明军对他们的称谓则是“猎骑兵”。


这些骑兵都是辽东镇的军户,大多从两淮和山东迁过来,家人在辽东镇南部种地,自己则在辽东镇当兵,不过农忙的时候是可以请假回去帮农的。这样的士兵当然不能和一线野战军的士兵比精锐,不过数量却极多,现在辽东镇下的军户一共15万户,因而就有15万人的驻屯军——和集体农庄的移民相同的是,这些军户也处于高度组织之下;不同的是,他们必须常年累月离开家人服役,所以不能把他们的家人安置在靠近前沿的地方。


而集体农庄则是耕战结合的堡垒,靠八旗劲旅的战斗力,不出动两三千人的jūn_duì 是根本不可能打下一个有200条洋枪的庄子。


定居在辽东镇靠近前沿地方的集体农庄移民也有不下15万户,每家每户都备有洋枪。因而只要辽东镇一声令下,就有30万条洋枪可以投入作战!


而且在渤海监国府下,还有近10万武装起来的士兵丁壮,辽东军团之下又有10万野战军。也就是说,现在大明在东北的武力已经多达50万之众!


正因为有这样的武力支撑,曾国藩才敢有恃无恐的跑来库伦。奕欣真要是敢轻举妄动,用不着朱皇帝从南边调兵,光是东北的50万“持枪之士”就能踏平蒙古草原了。


城门口的人越聚越多,看着车吗渐走近。几个八旗兵丁在嘴里骂骂咧咧。


“好一个曾大汉奸,大清朝就坏在他这样的汉奸身上……”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