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大明元辅> 第211章 野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1章 野心(2 / 2)

按照大明的建设投入而言,建设一座新的城池通常要花费的银两,大概就是二三十万两左右。不过高务实选址建设阜新城的位置在吴兑看来有些远,用工和材料运输方面略为不便,费用可能会要偏高,因此他按照三十万两计算。


三十万两在大明万历朝显然是一笔巨款,滇缅之战的头期军饷都只是这个数。现在高务实居然认为这笔税款能有这么高,吴兑当然很吃惊他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但高务实的答复很简单,道:“我大明一半的玛瑙产出将来都要出自于此,有眼光的豪富之家焉能错过?虽然这门买卖投资高点,五年也未必能回本,但十年呢?百年呢?这可是一本万利的长久买卖,而且还旱涝保收。”


梁梦龙笑道:“日新说得这么好,若不是怕被弹劾,梦龙都恨不得去分润一些了。”


“那就去呀。”高务实笑道:“弹劾什么?户部新建边城、边墙之所费要从这里出,那也就意味着去阜新投资便是支持‘实边’,实乃利国利民之大计。以皇上之英明岂能不知其中道理,任他什么弹劾也不会奏效的。”


梁梦龙哈哈一笑,道:“倘若真有这一日,一定请日新你指点一处富矿。”


高务实也笑道:“好说好说,一定一定。”


梁梦龙是北直隶真定人,他对于投资阜新这种地方并不排斥,但吴兑是浙江山阴人,对投资如此远的地区就敬谢不敏了,因此没有插嘴。


等这个话题过了,吴兑便问道:“阜新有如此多的玛瑙,建设新城又有日新这般妙策,想来是大错不错了。不过,那丹东又是个什么情况,难道也有珍宝珠玉?”


宝石是几乎没有的,但丹东本身就是个宝石,它的价值主要在于地理位置,用高务实的话说就是区位优势。


丹东的位置在大明辽东与朝鲜的交界处最南端的鸭绿江边,其北面的镇江堡名字由来便是镇守鸭绿江之意,镇江堡对面就是朝鲜的北部重镇义州。


丹东位置之所以重要,与朝鲜的关系很大。不过原本朝鲜入贡都是从义州出发,第一站便落脚于大明的镇江堡,如果修建丹东城,朝鲜人倘若仍从义州出发,那么第二站就应该去丹东了。


可以说,高务实要建立丹东城肯定是看上了与朝鲜的贸易,或者说得更明白些,就是他打算扩大与朝鲜的贸易。


不过边境贸易还只是其中一部分理由,更大的理由还有两个。


一是丹东位于鸭绿江口,而鸭绿江虽然不能全线通航(上游长白山区河道狭窄,水流落差比较大,通航不便,因此后世红朝干脆建了一堆的水电站。),但下游是可以通航的,甚至可以通航三千吨的大轮船。换句话说,此时此刻连大海船都能开进鸭绿江下游河段。


高务实倒没打算把大海船开进去浪,他主要是认为这很方便运输物资——鸭绿江通航河段能抵达宽甸,这就意味着大明可以用水运供应宽甸所需的军备物资,而不必让人从辽阳甚至更远的内地运送物资补给。宽甸物资充足,则建州女真不敢觊觎。


除此之外,丹东本身也适合建设海港,这处海港虽然因为现在人口不多,贸易功能暂时还不明显,但它有一个好处,即在不久后的援朝战争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此前曾经说过,朝鲜现在虚弱得很,丰臣秀吉二十万大军攻朝之时,朝鲜毫无抵抗之力,只能依靠大明爸爸相救。


但大明当时其实也打了个呆仗,由于朝鲜本土几乎丢了个干净,大明援军所需的一切军需物资几乎都要靠自己携带(后期好点,收复了半个朝鲜之后,朝鲜多少能提供一点军粮,但仍然不足),于是大明由陆路从辽东源源不断地往朝鲜运送物资。


说实话,这个操作就很傻了,因为一来辽东本身的物资就不丰富,二来这一路的运输线绝大部分是山地,运输难度相当大,损耗相当高,所以这种运输几乎可以说是典型的虚耗。


大明清丈田亩之后,两个最重要的产粮区其实是湖广和山东(这个不仅和粮食产量有关,还和征收制度有关)。所以按照高务实的意思,这场仗最省钱的打法肯定是由山东走海路给丹东运粮,然后再视战况决定从丹东走陆路往朝鲜内陆,亦或者继续走海路往朝鲜前线沿海地区运送。


以高务实的估算,这样的运输方式至少能降低一半以上的损耗。即便这场仗的其他方面完全与原历史上打得一模一样,仅靠运输方式的改变也能保证李如松打下开城之后不至于因为物资不足而不敢再进。


试想一下,如果历史上的李如松能一路平推日军下海,后来怎么会还有援朝第二阶段作战这种事?那可是少打几年的大事啊。


另外还有一点现在高务实不会对外人说的,就是丹东的建立其实还有他觊觎朝鲜的原因。朝鲜虽然位列朱元璋定下的不征之国之一,但高务实向来有办法“承祖意而不遵祖制”,对于朝鲜他是有想法的。


没有朝鲜半岛在手,大明要出兵日本其实还挺麻烦,虽然京华的舰队够强,但再强也不如从朝鲜发动近距离攻击。


就算不提攻打日本,拿下朝鲜也便于大明防备日本。后世日本的侵略路线并不复杂:先朝鲜,再满蒙,最后全中国。事实上不止“田中奏折”,丰臣秀吉差不多也是这个思路,总之都是要先拿下朝鲜。


既然如此,大明自己先拿下朝鲜不好么?至少也多了一个缓冲地。就好比甲午战争时如果清军能在朝鲜获胜,显然整个局势都会不同。


至于不征之国什么的……其实万历援朝战争之后,朝廷内部也有官员认为应该直接吞了朝鲜,只是保守派力量更大,再加上这个过于要脸的大明觉得有些抹不开面子,所以最终没能成事罢了。


现在有了高务实这个“不赚就是亏”的家伙在,怎么能容忍白打一场?


人不能没有理想,国家不能没有野心。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与月票支持,谢谢!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