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第七百九十六章 长了九年的人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九十六章 长了九年的人参(1 / 2)

许海源才高二,就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得了金奖,一时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很多知名大学都向他伸出拉橄榄枝,最终,许海源选择了白求恩医科大的临床医学专业。


这个年月,协和医科大的名气还没那么大。


要是论起来呢,东北三省的省会都有不错的医科大学,名声都比协和大。


比如吉省的白求恩医科大,辽省的中国医科大,黑省的哈尔滨医科大。


那都是有红色传统的医学院校,非常出名。


白求恩医科大,那是从战乱纷飞年代走出来,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医学院校。


在这个时候,能排到全国前三,人才辈出的学校。


许海源选择白求恩医科大,一个是因为楚瑄淮。


毕竟楚瑄淮在医科大当了那么多年校长,如今他的徒孙却要去别的学校念书,这个有点儿说不过去。


许海源在省城念书这两年,跟白求恩医科大的校长冯启钰、医科大医院的袁锦程、迟浩等人接触很多。


冯启钰对许海源十分欣赏,一直都说让许海源报考他们学校。


再一个,就是为了许瑾萍和杨皓宇了。


这俩要在省城读三年高中呢,许海源可不放心,他必须在这儿盯着才行。


所以许海源拒绝了首都几所医学院校的邀请,选择了白求恩医科大。


许世彦夫妻对孩子的选择从来不过多干涉,许海源想选哪里就选哪里。


首都也好,省城也罢,都无所谓。


许海源虽然拿到了医科大的保送资格,但他还是高二学生。


高三没念完,还有好几科要参加会考,所以还要在附中再读一年书。


所以庆功宴之后,许海源又在家呆了几天,陪陪爷爷奶奶。


七月末,苏安瑛和季玉凤陪着楚瑄淮还有三个孩子,一起回了省城。


两家人商议过了,要在省城买套房子给孩子们住。


许海源要读的是本硕七年临床,加上高三这一年,那就是最少要在省城呆八年。


万一将来还要读博或者留校啥的,那基本上就是定居在省城了。


所以很有必要提前买房,早点儿买省心。


可是这仓促之间想买房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离着学校远了,就是房子看不好。


最后还是来中草堂看病的患者说,他家有两套房子想往外卖,离着不远。


苏安瑛一听,赶紧就跟着人家去看房子了。


小区正好就在附中和医科大中间的位置,是三楼四楼的上下两处房子。


面积都还行,八十来平,挺宽敞。


房主家里有俩儿子,原本想着正好一人一套留着结婚成家用,楼上楼下住着也方便。


结果这俩儿子都没留在本省,一个出国了,一个去南方了。


小儿子在南方打拼开公司,手里钱不太够用。


老两口有意搬过去跟小儿子过,所以就想卖了房子给小儿开公司用。


苏安瑛和季玉凤过去仔细看了房子,不论地段还是房型都可以,房子还挺新的,都装修完了没住人。


双方协商好价钱,找人写了契约,又去房产部门办理了过户。


三楼留着给楚瑄淮、许海源、许瑾萍住,四楼留着给杨皓宇住。


这边专门雇个打扫和做饭的保姆,另外季玉凤打算在省城读个会计,正好陪孩子。


房子买了,又置办了被褥行李、锅碗瓢盆。


一切安顿妥当,季玉凤也在商专办理了入学手续。


“弟妹,那孩子们可就交给你了,这两年麻烦弟妹多费心。”


苏安瑛那边还有好多事情要忙,实在没时间久留,这边安顿好,她就得离开。


“嫂子看你说的,这还有啥麻烦不麻烦?咱两家要是这么说,那就太生分了。


没事儿,有我在三哥和嫂子尽管放心就是,我肯定照顾好他们。”


季玉凤一听就笑,这些年他家儿子在许家又吃又住的,许家从来没把杨皓宇当外人。


如今孩子们都在外求学,她过来陪读,自然也要好好照看。


就这样,苏安瑛把省城这边安排妥当离开。


八月二十号,附中正式开学,许瑾萍和杨皓宇也成了师大附中高一的新生。


这俩其实已经在附中上课一学期了,高一的课程基本上学完。


期末测试的时候,俩人成绩都非常不错。


各科老师都很喜欢他们,真是当自己家孩子那样照顾。


许海源也是高三学生了,不过相比于其他高三的学生要忙于复习,准备高考,许海源就轻松了许多。


之前,许海源的数学和物理老师,一直都希望许海源能再选一科参加竞赛。


可许海源已经拿到了化学的金奖,他不想接下来的日子还拼命训练做题。


再者许海源知道自己数学和物理啥情况,就算是参加了,也不可能达到化学那个程度,没必要占着名额耽误别人发挥。


高三最后一年,还是轻松点,把相关课程学好就行,其他的没必要非得争强好胜出那些风头。


有那个参加比赛培训的时间,不如跟着楚瑄淮,多学点东西呢。


学校方面对此,也表示理解,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只能放弃,挑其他学生培养。


三个大的都留在省城念书,这边有楚瑄淮有季玉凤,还专门雇的人做饭收拾,日常生活不需要孩子们费多少心思。


许瑾萍本来就独立懂事,杨皓宇虽然有点儿孩子气,可是上头有大哥和二姐管着,他也闹腾不到哪里去。


再加上俩人所在的加强班学习任务很重,同学都是学霸菁英,竞争激烈。


所以杨皓宇成天淹没在题海里,也没啥机会作妖。


东岗这边,许瑾慧和许海清秋天也读六年级了。


俩孩子成绩还可以,参场小学又是全锅抬升初中,俩人没啥升学压力。


许海清这孩子有点儿皮,以前有大哥二姐看着,他还不敢太嘚瑟。


如今哥哥姐姐都不在家,许瑾慧太温和,根本管不住他。


这小子一开学就开始翘尾巴,动不动的就跟着班级里一群男生淘气,旷课偷摸跑出去滑旱冰、打台球。


一次两次的,许瑾慧不惜的跟弟弟计较,只背地里敲打几句。


可许海清不怕他四姐,乖两天又不安分了。


结果有天这小子又往外跑,被许瑾慧逮着,抡着班级里扫地的笤帚,就把许海清一顿抽。


到这时候许海清才发现一件事,合着他们家就没一个好惹的。


连一向温温柔柔的四姐,狠起来也挺吓人。


九月一号到五号,抚松举办了第八届人参节。


自打八九年人参节办砸了之后,人参节就从开放式转为小规模封闭式,以自娱自乐的文体活动为内容。


九三年秋,随着形势的好转,又从封闭式转为开放式。


九四年的人参节,以“开放、友谊、奋进”为主题。


本着群众参与、自娱自乐的原则,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文化艺术和文体活动。


参场小学也选派了节目参加人参节表演,许海清在文艺汇演上表现出色,还拿了奖。


在人参节庆祝大会上,表彰了全县十二个模范集体,一百零五名劳动模范。


人参节期间,还举办了人参文化理论研讨会。


许世彦应邀参加研讨会,跟与会一众专家来宾,讨论关于抚松人参的历史及文化,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人参节期间,坐落于东岗参业公司,国内首家人参博物馆——抚松长白山人参博物馆,正式开馆。


博物馆采用室内室外相结合的展览方式,将人参栽培、加工等情况详细展出。


同时还向人们展示了抚松地区人参栽培和发展历史,尤其是各种栽培方式的演化。


对抚松地区人参文化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一届人参节,经贸活动也有一定的成果。


来自东夷、南韩、意大利以及全国各地的客商一百余人,进行了经贸洽谈活动,成交额数千万元。


虽然比不上之前的记录,好歹算是个转折点,好的开端。


人参节期间还有一件大事,万良人参市场交易大厦落成,举办了很隆重的落成典礼。


相比于许世彦前世,这辈子万良人参市场正好晚了两年。


关于万良人参市场的修建,不少人在此之前颇多揣测,都觉得许世彦可能会暗地里使绊子不让建。


毕竟东岗已经有一处人参市场了,每年市场交易量都非常大。


参市周围那些门市啥的都不少挣钱,参市旅店和饭店更是赚的盆满钵满。


这种情况下,要是抚松境内再多一家人参市场,肯定会分走不少的客流量,东岗那边往后就没那么挣钱了。


但是出乎所有人预料,许世彦对此一点儿反应都没有,他才不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呢。


通过大家这几年的努力,抚松人参基本上算是走出了低谷。


虽说价格顶多也就是兴旺时期的一半,但最起码不用愁着销路了。


不少参农又恢复了种植的热情,开始发展人参。


这种情况下,多一家人参市场,能更好的提高抚松人参知名度。


东岗参市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地位早已稳固。


再加上还有不少药厂、保健品厂都过来抓货,万良参市就算建成,短期内也无法撼动东岗参市的地位。


将来两边各自发展,更能促进人参的市场交流,本身这是好事情。


这几年,许世彦等人家里一直没断了栽参。


反正也不多,一年还是一百来丈,都是雇人干活。


到秋天起了棒槌,挑大的、身条好的直接用白色泡沫箱打好包装,发货运往首都、沪市、羊城,卖鲜参。


其余的送去加工厂,加工完之后发货卖掉。


八九年的时候,许世彦家栽了一百丈参,用的就是当初柳毛河那片参地的栽子,四年直生根的大栽子下地。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