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万历佑明> 第七十八章 加封太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八章 加封太傅(2 / 2)

张居正自己在接到这圣旨时,虽未面露欣喜但也未惶恐地要拒绝,而是把自己独自关房间里许久。


等第二日,张居正上朝时,其本人就如这件事没发生过一样,而继续按部就班地处理起政事来。


不过,在这之后,整个朝堂倒也因此彻底地安静了下来。


最大的事,也不过是,陈瓒以忽染疾为由,请辞左都御史官,与刘台、傅应祯二人,于诏狱暴毙的事。


总之,万历四年接下来,一切似乎变得风平浪静。


南北两直的清丈田亩也进行的更加顺利。


无论是皇亲国戚、勋贵等权贵,还是士绅豪民,都更加地配合朝廷官僚,对他们的田地进行清丈。


甚至,一些权贵官绅还亲自请官员们来尽快对他们进行清丈,说是要表明自己对朝廷的忠心。


于是,在万历四年的六月底,南北两直的清丈基本完成。


大量隐田被清丈出来,大量由权贵官绅积欠的逋赋,也被追缴了上来。


当然,这并不是这些权贵官绅真的开始转变过来,开始心甘情愿地让朝廷割自己的肉。


只是因为,有家有产的他们,在意识到两宫太后也镇不住张居正后,就知道除非真的造反,他们目前,是没有别的办法压制张居正的。


但也正因为他们有家有产,所以他们还真不敢像走投无路的老百姓一样舍得一身剐,而敢去揭竿造反。


他们作为有产者,有天然的懦弱属性。


毕竟,他们不是五代以前的那种养有大量部曲,且在一州一省之地,有绝对控制权的真正世家。


要知道,如今的大明,富庶地区,光一个县就有好些个士族。


关键,这些士族还都是貌合神不合的,互相争水争田。


哪怕同宗都要想着吃绝户、争族产。


以致于,只要县令有手段就能制服这些人。


而让一个外地来但拿着朝廷钦命的县令,可以成为真正的百里侯。


而表现在朝堂上,就是各地的士大夫,为争进士名额,为争朝堂上各类实权官职,而暗自角力,互相争斗内卷。


这种争斗在大明初期就开始出现,如南北榜案。


而在大明后期,也愈演愈烈,出现了浙党、楚党、东林党、晋党,各种代表地方利益的党。


后面,还演变成阉党和东林党,从而使许多文官为了内斗成功,都愿意认魏忠贤一个宦官为干爹,以此来获取更多的利益。


可以说,大明地主们因为势力太分散,也就没有敢跟朝廷叫板的实力。


因为一旦哪一豪族造反,同乡的豪族并不是响应,而是积极向官府举报,而希冀可以通过立功来吞并造反的豪族的家业,且从朝廷哪里获得更大的权势。


甚至,他们因为已经远不如汉唐时的世家那么强大,所以抗危机能力弱,也就反而害怕动乱,且求安稳的心态,还远大于兼并扩张势力的心态。


很多时候,这些地方豪族也就还会主动替朝廷去维持一个地方的安宁,乃至主动替朝廷镇压造反者。


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地主造过反,比如崇祯时期,江南就有生员组成的白头军造反。


结果,当地的士族不是响应,而是奋力替朝廷围剿白头军,哪怕当时的朝廷已经没钱,他们自己出钱出力,也要替朝廷剿,以保证江南的安宁。


所以,现在他们在明面上只能配合朝廷,不敢跟朝廷掀桌子。


“张江陵这是瞅准了士大夫不敢反自己的朝廷,才敢这样作威作福!”


幕后策划此事的某阁臣,此时,就对后面没有去伏阙的朱南雍,低声说了起来。


“阁老说的是,本来以为两宫太后能压得住他,没想到两宫太后也不能!”


朱南雍道。


“如今看来还是只有等天子将来亲政后再说!”


这阁老说道。


……


朱翊钧也在为自己将来亲政后,怎么保全张居正、怎么保证,改革派的基本盘,不因张居正将来的离世而崩盘,思索对策。


朱翊钧知道,现在其实无论是支持张居正的,还是反对张居正的,都把希望寄托在了他身上。


在这么想着的同时,朱翊钧把麻贵、李如松、戚昌国、陈璘、刘綎的名字加在了他书房暖阁的屏风上。


与要除掉的人被他锁起来不让人知道不同,要用的人,他则是直接展示出来,贴在屏风上,让人看见,让本人知道。


但朱翊钧又觉得这样反而易被人瞧出端倪来,干脆就把张四维、朱南雍的名字,也加在了屏风上。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